52词语>中医中药>中医百科>白痢

白痢

病名。痢疾类型之一。古称白滞痢。因便下白色粘冻或脓液,故名。有属寒属热之分。《太平圣惠方》卷五十九:“白痢者,由肠虚而冷气客之,搏于肠间,津液凝滞成白,故为白痢也。”其症便下如冻胶或鼻涕,可兼见腹痛后重不能食小便清利,或手足厥冷等。由寒湿凝滞,脾阳受伤所致者,治宜温中化湿。可选用当归散除湿汤十补汤等方。本证可见于过敏性结肠炎、慢性细菌性痢疾等病。参见冷痢寒痢条。若症见痢下白色,粘冻多脓,腹痛,里急后重小便赤涩者,属湿热为患。《素问玄机原病式·热类》:“下迫窘痛,后重里急,小便赤涩,皆属燥热,而下痢白者,必多有之。”《张氏医通》卷七:“白痢初起,里急后重,频欲登圊,及去而所下无多,才起而腹中复急,皆湿热凝滞所致。胃苓汤加木香砂仁。”也可用香连丸黄芩丸等。详湿热痢条。

猜你喜欢

  • 野万年青

    见《四川中药志》。为爵床之别名,详该条。

  • 汤剂

    药物剂型之一。用药物煎汤,去渣取药汁而成。汤剂具有吸收快、作用强的优点,故临床上应用最广。

  • 叶慕樵

    【介绍】:清代医家。字香侣,浙江武林(杭州)人。曾摘录曹鞠庵《本草纲目万方类编》中的简易平稳的方剂,并补以《内经知要》、《颐生微论》、《传忠录》、《经验良方》等书的方论,编成《平易方》4卷(1804年

  • 普济杂方

    蒙医方书。阿拉善旗高世格编。载临床常用方剂170个。方药用藏、蒙、汉、满四种文字对照编写。阿拉善北寺存有木刻本。

  • 舟楫之药

    同舟楫之剂。详该条。

  • 胃黄

    三十六黄之一。《太平圣惠方》卷五十五:“胃黄者,吐逆下利,心腹气胀,或时烦闷,不能饮食,四肢无力,若唇口面目舌根黑者,难治。”治用点烙法及服人参散等方。参见黄疸有关条。

  • 中膂俞

    经穴名。代号BL29。亦称中膂内俞,出《针灸甲乙经》。《灵枢·刺节真邪》名中膂。《千金要方》作中俞。别名脊内俞。属足太阳膀胱经。位于骶部,平第三骶后孔,距骶正中线1.5寸处。布有第三、四骶神经后支的外

  • 热邪

    病因之一。致病特点是出现热性、阳性的实证。如发热息粗,红肿,焮痛,便秘等。热吐病证名。又名胃热呕吐。小儿因胃热而致的呕吐。元·朱震亨《幼科全书》:“热吐食化,不恶食。”多因乳食停积化而为热;或夏秋暑热

  • ①切脉的简称。即按脉。《素问·三部九候论》:“切而从之。”②按压。《素问·调经论》:“必切而出。”《素问·骨空论》:“缺盆骨上切之坚痛如筋者灸之。”③剧烈。《灵枢·邪气藏府病形》:“肠中切痛。”④急速

  • 蚕衣

    见《山东中草药手册》。即蚕蜕,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