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中医中药>中医百科>瘀血胃脘痛

瘀血胃脘痛

病证名。指瘀血内结所致的胃脘痛。见《东医宝鉴·外形篇》卷三。《症因脉治》卷一:“遇夜痛甚,逢冷即痛,按之有形,或饮食入胃,从半边而下,此淤血痛也。”《医学三字经》卷一:“瘀血作痛,痛如刀割,或有积块,脉涩,大便黑,宜桃仁承气汤失笑散。”《四明心法·胃脘痛》:“血痛者,胸膈刺痛,脉必濡濇,食可进,四物汤加大黄桃仁红花主之。”参见胃脘痛、血心痛条。

猜你喜欢

  • 土烟叶

    见《中国树木分类学》。即野烟叶,详该条。

  • 久痰

    痰证之一。指痰液在体内停积日久的病证。《明医杂著·痰饮》:“久而重者,黄浊稠结,咳之难出,渐成恶味,酸辣腥臊咸苦,甚至带血而出。”亦可见潮热咳嗽,有似内伤阴火。宜用熟地、茯苓、山药、苡仁、芡实、萸肉、

  • 基本医书集成

    中医丛书。陆士谔编。收有程国彭《医学心悟》、陈念祖《伤寒论浅注》、王叔和撰、陆士谔编《王叔和脉诀》、张志聪《黄帝内经素问集注》、周岩《本草思辨录》、王士雄《温热经纬》、尤怡《金匮要略心典》等7种。19

  • 杏仁中毒

    病名。因误食苦杏仁过量而出现中毒症状者。见《千金要方》卷二十四。症见无发热或体温不足,昏迷,惊厥,呕吐,瞳孔散大,可迅速死亡。宜中西医结合救治。文献有用蓝子汁、杏树皮解毒法,可参考。

  • 外热内寒

    ①外假热而内真寒。《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病人身大热,反欲得近衣者,热在皮肤,寒在骨髓也。”参真寒假热条。②表热与里寒同时并见。详表热里寒条。

  • 气食泄

    病证名。《不居集》卷二十一:“气食泄,腹痛下无休时,去如蟹渤者,气食交并而作泄也。”《世医得效方》治气痢泄如蟹渤,可用牛乳汤、异香散、木香匀气散等方。参见气泻、食泻条。

  • 风禁

    出《痘疹经验良方》。禁疮之一。痘疮初发热时,不避风,则风入肌表,以致痘不能发,或肌肤麻木,不知痛痒,或不麻木而干燥,或毛直而干焦,或皮痒而欲搔,甚则烦躁谵语,由风热相搏所致。治以疏风解毒,用消风散,甚

  • 翁藻

    【介绍】:清代医家。字稼江。武宁(今属江西)人。编有《医钞类编》一书(1830年刻行),共24卷,收集历代著名医家的论述,分类编纂,包罗较广,起到一定的普及作用。

  • 鼻骨

    解剖学同名骨。长方形,左右二块构合,支撑鼻背。

  • 邵俊英

    【介绍】:清代医家。广东人。撰《跌打新书》2卷,主要记述跌打损伤之查症、诊脉、用药经验、辨伤及擒拿手法等,并附经验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