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虚阳上浮。详该条。
出《医学正传》。即子啼。详该条。
出《外科启玄》卷三。即熏法。见该条。
脉应四时之象。出《素问·脉要精微论》。夏季茂盛,气候炎热,脉象应洪大,像方形的矩一样。
见《福建民间草药》。又名马鞍藤、马蹄草、海薯藤。为旋花科植物二叶红薯Ipomoea pescaprae(L.)Sweet的全草。分布广东、广西、福建等地。辛、微苦,微寒。祛风除湿,消肿散结。①治风湿痹
见《安徽中草药》。为野马追之别名,详该条。
见《植物名实图考》。为万寿菊之大者,详该条。
见《广西药用植物名录》。为猫须草之别名,详该条。
病证名。属血崩症型之一。多因素体虚弱,饮食不节,或劳伤形体,以致脾虚气陷,血随下脱,冲任失固,发为血崩。症见出血色淡,质稀,困倦乏力,怠惰嗜卧,动则气短血下更多。治宜补气升阳为主,方用举元煎,或补中益
七怪脉之一。脉象忽疏忽密,节律紊乱如解索之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