疖
病名。出《刘涓子鬼遗方》卷四。又名热疖、石疖,俗称疖子。《千金要方》卷二十二痈疽第二则云:“凡肿根广一寸已下名疖,一寸已上名小痈……”。即疮痈之最小者也。俗称以夏日所生之小肿为热疖。由内蕴热毒或外受暑热之邪而发。此证较痈轻,肿势局限,色红,热痛,根浅,出脓即愈。治宜用清热解毒活血之品,内外兼治,参见外痈条。即毛囊和皮脂腺的急性炎症。
病名。出《刘涓子鬼遗方》卷四。又名热疖、石疖,俗称疖子。《千金要方》卷二十二痈疽第二则云:“凡肿根广一寸已下名疖,一寸已上名小痈……”。即疮痈之最小者也。俗称以夏日所生之小肿为热疖。由内蕴热毒或外受暑热之邪而发。此证较痈轻,肿势局限,色红,热痛,根浅,出脓即愈。治宜用清热解毒活血之品,内外兼治,参见外痈条。即毛囊和皮脂腺的急性炎症。
病名。癖的别称。见《太平圣惠方·癖气》。《圣济总录》卷七十三:“聚于两胁间,有时而痛是也。以其僻在肋下,故名癖气。”详癖条。
即足月分娩。《儒门事亲》卷五:“夫妇人大产。十月满足降诞者是也。”
指用芳香健脾药健运脾气以治疗脾为湿困,运化无力的病证。
病名。《杂病源流犀烛》卷二十三:“又有齿龋者,谓齿蠹也。即齿虫蚀而痛也。”详见齿龋条。
病名。出《诸病源候论》卷三十七。即疠风。见该条。
病名。明·赵献可《邯郸遗稿》:“胎前痢疾,切不可用芍药汤,宜胃苓汤,此药多服,虽有阴结,亦能自消,宜倍加白术,半夏、山楂。”即妊娠下利。详该条。
见《广西中草药》。为向天盏之别名,详该条。
见鬼眼条。
指人体头面部的孔窍,眼、耳、口、鼻等。头面为诸阳之会,故称。马莳《灵枢註》:“七窍者,阳窍也。”参见七窍条。
方书名。1卷。宋·王硕撰。约刊于十二世纪末期。本书选方以《三因方》为基础,参考其他有关著作并选录其常用或重要的方药编成。首记人参、甘草、附子等30种常用中药的药性及其单方验方;次载三生饮、姜附汤等常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