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字草
见《本草纲目》。为苹之别名,详该条。
见《本草纲目》。为苹之别名,详该条。
《杂病源流犀烛·六淫门》卷十五方。黄连、黄柏、黄芩、甘草、香附、紫苏子各一两。为细末,用大黄三两熬膏和丸,弹子大,朱砂、雄黄为衣,再贴金箔,每服一丸,井水磨服。治疫疟。
病名,指咳而肠中排出气体者。《素问·咳论》:“心咳不已,则小肠受之;小肠咳状,咳而失气,气与咳俱失。”治用芍药甘草汤,清宫丸或桔梗汤加人参、茯苓、橘红、五味等。参见咳嗽条。
鼻息肉手术方法。《外科正宗》:“先用茴香草散(茴香草、高良姜晒干等分为末),连吹二次。次用细铜筋二根,筋头钻一小孔,用丝线穿孔内,二筋相离五分许,以二筋头直入鼻痔根上,将筋线绞紧,向下一拔,其痔自然拨
见《广西本草选编》。即蒲桃,详该条。
能,古通态。疾病的临床表现及病因、发病机理的统称。《素问·风论》:“愿闻其诊,及其病能。”《素问》又有《病能论篇》,主要论述疾病的临床表现和病理。
《疡科选粹》卷二方。黄芪、人参、当归(酒洗)、赤芍药、川芎、乳香、没药各五分,粉甘草、橘红、地骨皮、五加皮、忍冬叶各七分。水、酒各半煎,调乳香、没药服。功能托里消毒,行气破血。治痈疽初起。
【介绍】:明代医家。钱塘(今杭州)人。父亲方谷是当地医官。他曾将方谷平日著述编集成册,并由方谷校正,称为《医林绳墨》。
【介绍】:晚清医家。浙江嘉兴人。辑有《吊脚痧方论》一书(1860年刊行),为论述霍乱证之专书,流传较广。
人疴的俗称。详该条。
出《灵枢·营卫生会》。沤,浸渍、腐熟。中焦的主要功能是沤渍食物、腐熟水谷,故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