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本草拾遗》。为骨碎补之别名,详该条。
即隔饼灸,见该条。
【介绍】:见毛祥麟条。
病证名。见《幼科释谜》。证见骨蒸劳热,咳嗽潮热,往来寒热,口干便燥等。宜逍遥散,舒肝养血以润燥。
病名。出《治疔大全》。因中指生疔,连及旁指而得名。证治见指疔条。
见《中国药用植物图鉴》。为朝天罐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见《张氏医通》卷八。即能远怯近症,详该条。
病名。出《疡医准绳》卷二。生于足面,状如粟米,痒极入骨,急隔蒜灸之。
病名。生于腰肋间的疱疹性皮肤病。见《疡医准绳》卷四。又名蛇串疮、火带疮、蛇缠疮、蛇丹、蛇缠虎带。多由心肝二经风火,或脾肺二经湿热所致。起病突然、症见患部皮肤发红烧灼刺痛,红疹集簇,继而出现水疱,小如粟
病名。出《秘传眼科龙木论》。指旋螺突起之睛珠亦显突出者。参见旋螺突起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