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臭之一,焦为火臭,入通于心,故为心之臭。《素问·金匮真言论》:“南方赤色,入通于心,……其类火,……其臭焦。”临床上病人厌恶焦臭或自觉口有焦苦气味,常是火热内结,津液受损的病征,如《难经》谓:“故知
经外奇穴名。出《幼幼新书》。位于足底,当涌泉穴后1寸处。主治崩漏,头痛,眩晕,足底痛等。直刺0.3~0.5寸。艾炷灸3~5壮;或艾条灸5~15分钟。
病名。为喉痈之生于中间者。《咽喉经验秘传·双喉痈篇》:“……须要看他地位,在中者为热痈。”
五不男之一。指两性畸形,影响生育。参见五不男条。
病证名。见《丹溪心法·中暑》。指因暑热所致的口渴证。宜清解暑热,养阴生津。用玉露散、麦冬汤、生津丸等方。详中暑条。
见《四川中药志》。为走游草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出《外科启玄》卷六。即箕门痈。见该条。
书名。见《汉书·艺文志》。7卷,已佚。
详润下条。
见《中药志》。为蛤蚧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