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名。见《外科证治全生集》卷一。指生于小腿肚的痈。证治见外痈条。
见南川药物试验种植场《常用中草药手册》。为小龙胆草之别名,详该条。
即耳垢。
书名。又名《女科》、《傅氏女科》、《女科摘要》、《女科仙方》。参见女科、产后编条。
指脾胃。《脾胃论》:“津液至中宫变化为血也。”脾胃属土而居中,故称之为中宫。
病名。出《诸病源候论》卷二。由脾经受邪所致。其症先发潮热、呕吐、黄肿,继之皮肤则现斑块,小如弹石,大如鸡卵,麻木不仁,穿溃成疮,脓液臭秽难闻。相当于瘤型麻风反应。
出《神农本草经》。又名芎苗、川芎苗。为伞形科植物川芎Ligusticum chuanxiong Hort.的苗叶。分布四川、云南、贵州,多为栽培。辛,温。入心、肝、胆经。祛风散寒。治头风头眩,流泪,咳
出《本草纲目》。即炮制。清·张仲岩著《修事指南》,专论药物炮制方法。详炮制条。
即蛇啮。详该条。
出《难经·三十五难》。即胆。参见黄肠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