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中医中药>中医百科>治崩三法

治崩三法

指治疗血崩常用的三个基本治则。《丹溪心法附余》:“经血暴下,久而不止,谓之崩中治法初用止血,以塞其流;中用清热凉血,以澄其源;末用补血,以复其旧。若止塞其流,不澄其源,则滔天之势不能遏;若止澄其源,而不复旧,则孤阳之浮无以止,不可不审也。”

猜你喜欢

  • 产后血淋

    病名。《经效产宝》:“有因产损血气,血气虚则挟热,热搏于血,血即流渗于胞中,故血随小便出。”治宜清热利小便。用瞿麦、黄芩、冬葵子、通草、大枣、车前子。

  • 紫背天葵

    出《雷公炮炙论》。即天葵,详该条。

  • 野苦麻

    见《闽东本草》。为铁苋之别名,详该条。

  • 夹钟

    六吕之一。详六吕、六律条。

  • 七星针

    皮肤针之一种。因针柄一端集针七枚,如七星并列,故名。参见皮肤针条。

  • 冲剂

    即冲服剂。详该条。

  • 辫子草

    见《云南中草药》。为碎米柴之别名,详该条。

  • 瓦塔

    见《河北药材》。为瓦松之别名,详该条。

  • 霍恺

    【介绍】:明代医生。字心田。山东禹城人。因病钻研医学,涉读古典医籍较多,主要宗朱震亨之说,为人治病,效果较好。

  • 羊癫风

    癎疾的俗称。《增广验方新编》卷下:“忽然跌倒,口吐白沫,不省人事,时发时愈,此名羊癫风。”治用回癫汤、祛痰定癫汤等。详痫条。本病即为原发性或继发性癫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