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中医中药>中医百科>汗法

汗法

又称发汗法。①治疗八法之一。是通过开泄腠理调和营卫、发汗祛邪,以解除表邪治法。故又称解表法。《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其在皮者,汗而发之。”这是汗法的应用原则和立论根据。汗法有退热、透疹、消水肿、去风湿等作用。主要适用于外感表证及具有表证的痈肿麻疹、水肿早期(上半身肿较显著)等。汗法分辛温发汗和辛凉发汗两大类。因于寒者用辛温发汗,因于热者宜辛凉发汗。发汗解表以汗出邪去为目的;如发汗太过能损伤津液,甚则大汗不止,导致虚脱。凡心力衰竭、吐泻失水、出血、津液亏损者均禁用。如果体质虚弱而确有需要发汗解表时,宜配合益气滋阴等药同用。此外,使用蒸浴、针灸等疗法达到出汗的目的,亦属汗法范围。②专门指小儿推拿的发汗方法。《厘正按摩要术》卷二:“汗法:周于蕃曰:凡小儿寒热互作,鼻流清涕或昏迷不醒,一切急慢惊风等症,须用葱姜煎汤,以左手托病者头后,用右手大指面蘸汤,摩洗两鼻孔三十六次,谓之洗井灶,以通脏腑之气,随用两大指蘸汤,摩洗鼻两边二十四次,后又蘸汤,由鼻梁山根推至印堂颅门三十六次;再用两手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将病者两耳攀转向前掩两耳门,即以两大指白天庭左右分推两额各三十六次。又以大指掐两太阳并印堂二十四次,掐后又将全指揉二十四次,再用两大指按两太阳,两中指按脑后风池穴,一齐着力按摇三十六次。令小儿大哭出汗,即当时无汗,随后亦自有汗。或蘸葱姜汤推肺俞穴一窝风、内劳宫二人上马等处,皆取汗法也。总之面部通脏腑,无论何证,以取汗诸法为最。但蘸汤推摩后,须用手掌揩之,令头面皆干,恐水湿反招风也。即有病自汗者亦用以取正汗。汗后须推脾土以收之。是法于风寒外感最宜,若内伤则又宜参酌也。”

猜你喜欢

  • 呕吐之古称。《灵枢·邪气藏府病形》:“洞者,食不化,下嗌还出。”《类经·脉色类》:“肾亏则命门气衰,下焦不化,下不化则复而上出,故病为洞而食入还出也。”详呕吐条。

  • 结疬

    病名。见《外科启玄》卷六。“血胤疮……,二三年变为结疬,三五年出黑水死。”参见腋疬条。

  • 升降出入

    气机运动的基本形式。出《素问·六微旨大论》:“出入废则神机化灭,升降息则气立孤危。故非出入则无以生长壮老已;非升降则无以生长化收藏。是以升降出入,无器不有。”升降指气的上升与下降,是气在人体内部的运动

  • 鼻隔

    解剖部位。见《医学入门》。指鼻中隔。

  • 太医令

    古代医官职称。指掌管医事行政的官员。战国时期,秦有太医令,由秦至宋历代都设有这种官职。其下设有太医丞和其他医职。

  • 阴虚痢疾

    病证名。指痢疾而见阴液耗伤者。见《张氏医通》卷七。症见发热烦渴,至夜转剧,恶食,痢下五色,脓血稠粘,滑泄无度,或下鲜血,脐下急痛等。治宜救阴泄热为主。可用驻车丸、阿胶丸、阿胶连梅丸、千金黄连汤、黄连阿

  • 杜大章

    【介绍】:明医学家。字子华。吴县(今江苏)人。由举子业而习医,自《内经》而丹溪百家之学,无不究蕴奥而得其要领,以治疾高效而名震京师。授太医院吏目,益加深研,集古今医家之方论,撰《医学钩玄》(1577)

  • 眼白球

    即白睛。详该条。

  • 疹筋

    证名。指肝病筋急而见腹中拘急者。《素问·奇病论》:“此所谓疹筋,是人腹必急。白色黑色见,则病甚。”《内经吴注》卷十三:“疹筋,病筋也,腹为宗筋所迳,故腹必急。”多由肾虚肝失滋养所致。参见筋急、转筋条。

  • 产后类伤寒二阳症

    指产后出现类似伤寒太阳、少阳二阳经的症候。由气血两虚,阴阳不和所致,与外感的病症不同。赵贞观《绛血丹书》:“产后七日内外,有发热头痛恶寒,勿专作太阳证治之以麻黄汤;发热头痛胁痛,勿专做少阳证治之以柴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