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中医中药>中医百科>气口

气口

寸口脉诊部位。《素问·经脉别论》:“气口成寸,以决死生。”故将气口称为寸口。详寸口条。

猜你喜欢

  • 许敬之

    【介绍】:见许逊条。

  • 实胀

    见《医宗必读》。指邪气实而胀者。多因气滞湿阻,湿热蕴结,热郁血瘀,食积脾胃等所致。症见腹胀坚硬拒按,大便秘结,小便黄赤,脉滑数有力。治以祛邪消胀为主,宜宣通,忌用守补。参见鼓胀、胀病条。

  • 鼻上色

    察鼻上色的方法。《小儿卫生总微论方》。鼻端青为腹冷,黑为水气,白为无血,黄为胸寒,赤为有风,鲜明为留饮。

  • 脾风疝

    古病名。《素问·四时刺逆从论》:“太阴有余,病肉痹、寒中;不足病脾痹;滑则病脾风疝。”马莳注:“其脉若滑,则病脾风疝,外感之邪也。”张志聪注:“太阴脉滑,则土邪有余,脾风疝者,即肿重坠之属,病在湿也。

  • 赤白沥

    见《针灸甲乙经》。即赤白带下。详该条。

  • 通壅。壅塞不通。《素问·大奇论》:“肺之雍,喘而两胠满。肝雍,两胜满,卧则惊,不得小便。”谓脏气满而外壅于经络所出现胀满等症。

  • 会宗

    经穴名。代号SJ7。出《针灸甲乙经》。属手少阳三焦经。手少阳之郄穴。位于腕背横纹上3寸,尺骨之桡侧缘;或于支沟穴尺侧约一横指取穴。布有前臂背侧皮神经,前臂内侧皮神经,深层为前臂骨间背侧神经和骨间掌侧神

  • 紫蓝花

    出《广西本草选编》。为紫薇花之别名,详该条。

  • 阴虚证

    指津液精血不足所出现的病证。出《素问·调经论》。多由真阴虚衰或热病伤阴,或久病耗伤阴液所致。《景岳全书·传忠录》:“阴虚者,水亏也,为亡血、失血,为戴阳,为骨蒸劳热。”症见形体消瘦,骨蒸潮热,盗汗遗泄

  • 痞饮

    古病名。出《素问·六元正纪大论》。指水液内停见胸腹胀满者。参见痰饮、积饮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