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同圊。圊,厕所。清便自调,指排大便正常。《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伤寒,医下之,续得下利清谷不止,身疼痛者,急当救里;后身疼痛,清便自调者,急当救表。救里宜四逆汤,救表宜桂枝汤。”
隔饼灸之一。出《千金要方》。又称豆豉灸。将淡豆豉粉末用黄酒调和,制成6毫米厚的药饼,用细针穿刺数孔,上置艾炷施灸。适用于痈疽发背溃后久不收口,疮色黑暗者,可促使疮口愈合。
见《浙江天目山药用植物志》。为一叶萩之别名,详该条。
骨名。即脊柱骨。详该条。
出《救荒本草》。为菥蓂之别名,详该条。
【介绍】:清代医家。浙江钱塘人。编有《疟苑》一书。
经外奇穴名。位于耳垂前0.5~1寸。在咬肌中。正当面神经颊支,上前方有腮管;深部有咬肌动、静脉分支。主治面神经麻痹,腮腺炎,口腔溃疡等。斜刺或沿皮刺0.5~1寸(图100)。图100
病证名。见《医略六书·泄泻》。又称酒泄。参见该条。
与疏郁理气义同。详该条。
六律中的六阳律之一。详六律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