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证名。出《备急千金要方》卷五。指初生儿脐带未脱时,脐部受到冷邪侵袭所致的病证。详脐中水条。
鼻出臭气,流出脓样黄浊涕,多属风火热毒郁蒸鼻窍的鼻渊症(相当于副鼻窦炎)。恶臭难闻,鼻涕带血丝,颈部有肿块者,可能为晚期鼻咽癌。
诊察小儿指纹的部位。见《奇效良方》。即气关。详该条。
疝之别名。出《奇效良方》卷四十七。详疝条。
脊椎。包括胸椎十二节、腰椎五节、骶骨四节。有支柱人体躯干及脏腑的作用。脊内有督脉,其外两侧为足太阳膀胱经所过。《难经·二十八难》:“督脉者,起于下极之俞,并于脊里,上至风府,入属于脑。”《灵枢·经脉》
蛔虫。古文献中的蛕、蚘,均为蛔的异体字。参见蛔虫条。
见《广东中草药》。为艾纳香之别名,详该条。
见《浙江民间常用草药》。为三月泡之别名,详该条。
劳复证之一。见《诸病源候论·热病劳复候》。参见劳复、温病劳复条。
《素问》篇名。本篇中心是讨论奇恒之府与五脏六府的功用。它所讨论的与《六节藏象论》和《五藏生成篇》有别,故名别论。文中还阐明诊脉取寸口的道理,并指出医生诊病时,必须详细询问及耐心检查,然后加以鉴别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