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中医中药>中医百科>木舌胀

木舌胀

病证名。小儿舌上偶生疮肿,症见舌体粗大、木闷而硬。《儒门事亲》:“热结舌中,舌为之肿,名曰木舌肿。木者,强而不柔和也。”见于感染性疾病而伴有神经损害者。参见木舌条。

猜你喜欢

  • 小儿瘿气

    病证名,见《太平圣惠方》第八十九卷。多因气结或水土因素而引起,症见颈部肿物弥漫性肿大,边缘不清,皮色如常,按之柔软。本证见于地方性甲状腺肿大,治以理气软坚,健脾除湿为主,用四海舒郁汤、海藻玉壶汤加减。

  • 血虚月经过少

    病证名。属月经过少证型之一。多因素体虚弱,久病失血伤阴,或脾胃损伤,生化之源不足,冲任血虚所致。症见月经量少,或点滴一、二天便净,色淡红、质稀。面色萎黄,头晕心悸,小腹空痛等。治宜补血益气健脾。方用人

  • 夜啼痧

    病证名。小儿夜间啼哭,不得安静的痧胀。如视其腿弯、肘弯有青筋的,可用消毒三棱针于青筋上刺之,放出紫黑毒血;如其胸胀作痛的,用刷子蘸香油刮之,痧起,其啼可止(《痧胀玉衡》)。

  • 叶向春

    【介绍】:清代医家。字完初。江苏华亭(今松江)人。长于治疗小儿痧痘,编著有《痘科红炉点雪》一书。

  • 黄子厚

    【生卒】:十四世纪【介绍】:元代医生。江西人,与滑寿同时。善用灸法治病。据文献记载:一富翁久患腹泄,药不能愈,子厚灸百会数十壮,泄即止。

  • 杨珣(xún 询)

    【介绍】:明代医家。陕西人。曾在太医院任职,读医书较多。著有《伤寒撮要》(已佚)、《针灸详说》、《针灸集书》等书。

  • 大陵

    经穴名。代号PC7。出《灵枢·本输》。《针灸甲乙经》作太陵。别名鬼心。属手厥阴心包经。输(土)、原穴。位于掌后腕横纹上,当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凹陷处。布有正中神经掌支,深层为正中神经本干;并有腕

  • 又称邪气。与人体正气相对而言。泛指各种致病因素及其病理损害。《素问·评热病论》:“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包括风、寒、暑、湿、燥、火六淫和疫疠之气等致病因素。因从外侵入人体,故又称外邪。

  • 筋挛

    证名。亦称筋瘛。指肢体筋脉收缩抽急,不能舒转自如。《灵枢·刺节真邪》:“虚邪之中人也,洒淅动形,起毫毛而发腠理,其入深,……搏于筋,则为筋挛。”多因感受外邪,或血少津亏,筋脉失于荣养所致。《张氏医通·

  • 指风毒

    病名。出《疡医大全》卷二十七。即青蛇头。见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