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中医中药>中医百科>暑秽

暑秽

病名。指感受暑湿秽浊之气所发的病证。《时病论》:“是证多发于夏秋之间,良由天暑下逼,地湿上腾,暑湿交蒸,更兼秽浊之气,交混于内,人受之,由口鼻而入,直犯募原。初起头痛而胀,胸脘痞闷,肤热有汗,频欲恶心,右脉迟钝者是也。然有暑湿之分。……如偏于暑者,舌苔黄色,口渴心烦,为暑秽也。”治宜芳香化浊为主。参见暑病条。

猜你喜欢

  • 丹田

    ①人体部位名。位于脐下三寸关元穴部位。道家认为这里是男子精室、女子胞宫的所在处。后世作关元穴别名。②经穴别名。其说有三:①指气海穴(《普济本事方》)。②指石门穴(《针灸甲乙经》)。③指关元穴(《针灸资

  • 法落海

    见《中草药通讯》(12):6,1976。即法罗海之别名,详该条。

  • 腰黄

    见《药材资料汇编》。为雄黄之处方名,详该条。

  • 风热眩运

    病证名。见《医学正传·眩运》。因风热上壅所致的头目眩晕。《杂病源流犀烛·头痛源流》:“风热上冲眩晕,必胸中不利,旋运欲倒。”治宜疏风清热,用羌活汤、荆黄汤等方。参见眩晕条。

  • 秦归

    见《本草纲目》。为当归之药材名,详该条。

  • 气虚痰

    病证名。因气虚所致的痰证。《症因脉治》卷二:“气虚痰,面黄肌瘦,六脉濡缓。”治宜健脾、益气、化痰。方用六君子汤等。参见痰证条。

  • 刘彝

    【生卒】:1017~1086年【介绍】:宋代官吏。福州人。庆历六年(1046年)进士,通晓水利。煦宁(1069~1077年)间主管虔州(今江西赣州)时,鉴于当地风俗相信巫祝鬼神,不信医药,刘彝严禁巫医

  • 扑粉

    一种外治法所用之药粉。亦称温粉。把药物研成细粉,撒扑于皮肤上而发挥药效者。如热性病发汗后汗出不止,用煅龙骨、煅牡蛎、生黄芪、粳米,研成细粉,和匀扑身上止汗;生痱子用滑石粉扑身以爽身止痒。

  • 荞叶七

    见《陕西草药》。为苦荞头之别名,详该条。

  • 外科百效秘授经验奇方

    见外科百效全书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