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心之下、膈之上的部位。病位深隐难治,病情危重的患者,称为病入膏肓。一说膏肓指膈中之病(见《肘后备急方》)。②经穴名。即膏肓俞。属足太阳经。位于背部,当第四胸椎棘突下旁开3寸处。详膏肓俞条③十二经原穴
会,指穴位。《灵枢·九针十二原》:“节之交,三百六十五会;……所言节者,神气之所游行出入也。”谓人体有365个穴位,是经络气血出入会合的地方。
见《全国中草药汇编》。为石菖蒲之别名,详该条。
证名。六郁之一。见《丹溪心法》卷三。因食滞不消,气机郁阻所致。《杂病源流犀烛·诸郁源流》:“酸嗳腹满,不能食,黄疸鼓胀痞块,脉紧实,是食郁。”治宜消食解郁。用食郁汤,或二陈汤合保和丸等。见六郁、郁证条
《广西中草药》。为火秧竻之别名,详该条。
书名。8卷。清·徐大椿撰于1764年。原刊本已佚,今存本经1920年陆士谔增补注释,名《增注徐洄溪古方新解》。书中集录古代重要方剂分为通治方、风门、痹历节门、痿门、厥门等40类,共900余方。徐氏在各
病证名。指感受暑湿所致的泄泻。《症因脉治》卷四:“中暑泻之症,时值夏秋之令,忽然腹痛。烦闷口渴,板齿干焦,暴泻粪水,肠鸣飧泄,痛泻交作。”治宜清暑利湿。脉虚细,体弱者,用藿香参桔煎;脉洪滑,热重者,用
见《滇南本草》。为还阳参之别名,详该条。
书名。2卷。原书中载本书为唐代印度僧人达摩原作,经僧人般刺密谛译义成汉文。书中记述了有关医疗体育、锻炼身体的方法,并附图解,还有一些佛教色彩的论述。现存多种近代刊本。
【介绍】:元代医生。江西安福县人。通医学,后归隐东阳山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