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下胎毒法之一。小儿初生时以韭根捣汁煮开灌之;或用甘草煎水,浸韭子汁,涂儿唇上。
出《妇人良方大全》卷六。即女子梦交。详该条。
病名。、见《伤科大成》。即肘关节脱臼。详手臂出臼。
病名。出《治疔大全》。即龙泉疔。见该条。
见《陆川本草》。为铁树叶之别名,详该条。
本义形容星光暗弱。焞焞指耳听不聪。参见浑浑焞焞条。
见《张氏医通》卷十六。即竹叶汤第三方,见竹叶汤条。
见《滇南本草》。即远志,详该条。
证名。出《医宗金鉴·幼科杂病心法要诀》。肺经津气不足而致的喘急。小儿虚喘的发生,多由元气不足,或因病后体虚,或因久咳不止,以致肺气虚弱,不能清肃下降所致。症见喘而呼吸短促,痰声低微,面色白,额上有汗,
儿科著作。8卷。清·黄岩撰。约成书于1800年。卷1~5首论儿科用药、诊法及灯火燋法,其次分述儿科的多种杂病;卷6~8专论痘科及麻科,其中除作者本人的见解和医案外,还摘录了历代文献中的一些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