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中医中药>中医百科>感冒胁痛

感冒胁痛

病证名。《症因脉治》卷一:“感冒胁痛之症,并无时行传染,因自冒风寒,先见恶寒发热胁痛耳聋,呕而口苦,此伤寒阳经胁痛症也。若寒热已除,后乃胁痛干呕,此表解里未和热邪痰饮之症。”又:“感冒胁痛之治,风邪在表,柴胡羌活汤;热邪在半表半里,小柴胡汤;热邪在里,小柴胡加山梔、青皮枳壳;表已散,里气不和作痛,审知是燥痰结饮,轻则瓜蒌仁汤,重则十枣汤;若肝胆郁火成痰,家秘胆星汤主之。”参风寒胁痛条。

猜你喜欢

  • 光皮木瓜

    见《广西本草选编》。为模樝之药材名,详该条。

  • 任元受

    【介绍】:宋代医生。字尽言。精于医,生平欠详。

  • 饮酒发热

    证名。指因饮酒而致的发热。亦可因误服药酒导致。《诸病源候论·解散饮酒发热候》:“服散而积饮酒,石因酒势而盛,敷散经络,故烦而发热也。”《丹溪心法》:“因酒发热用青黛、瓜蒌仁,入姜汁。”《儒门事亲·酒食

  • 痰火怔忡

    怔忡之一。见《类证治裁》卷四。《丹溪心法·惊悸怔忡》:“时作时止者,痰因火动。”本证可见于阵发性心动过速、神经官能症等疾病。治宜化痰、清火、镇心,用参胡温胆汤、金箔镇心丸等方。参见怔忡条。

  • 阳痓

    病名。见《丹溪心法·痓》。即阳痉。详该条。

  • 韩隐庵

    【介绍】:唐代医生。蜀(今四川)人。生平欠详,其医术传给沈应善。

  • 少阴病

    病名。六经病之一。多因邪传少阴,心肾阳气衰微,阴寒内盛所致。本病特征是脉微细,但欲寐,四肢逆冷,下利清谷,甚至汗出亡阳等。《伤寒论·辨少阴病脉证并治》:“少阴之为病,脉微细,但欲寐也。”《注解伤寒论》

  • 论痛

    《灵枢经》篇名。本文主要讨论耐痛问题,故名。篇内讨论了由于人的体质不同,耐痛程度亦异,凡体质强壮的人,多能耐痛,易于接受针灸的刺激,同时对毒药的耐受力亦强;相反,体质衰弱的人,多不耐痛,对毒药的耐受力

  • 黑木耳

    见《太平圣惠方》。即木耳,详该条。

  • 脾常不足

    小儿生理病理特点之一。由于小儿脾气未充,消化力弱,而生长发育又非常迅速,对水谷营养的需求较大,往往影响消化功能。如一旦饮食失调,喂养方法不当,过食过量,或突然改变饮食,超过脾胃的耐受能力;或气候变化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