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中医中药>中医百科>感冒夹热

感冒夹热

病证名。见《医宗金鉴·幼科杂病心法要诀》。小儿体质娇柔,消化力薄弱,如饮食失宜,最易生痰生热,所以在病理方面每有脏腑蕴热的特点。假如一旦遭到风寒外邪的侵袭,则外邪与内热相搏,而致郁蒸化火,成为本证。临床表现多为面红,唇焦,口鼻干燥,初起时有恶寒的现象。随即发热口渴喜冷,并见心神烦躁谵妄,二便闭结不通等热象。因本证外有表邪,兼有里热,治当疏表与清里并用,宜防风通圣散;如服药后,汗出便通,症状减轻,而仍显热象者,可用凉膈散加减。

猜你喜欢

  • 穿板疔

    病名。即手心毒。见该条。

  • 朱莹

    【介绍】:元代医生。安徽怀远人。参见朱肯堂条。

  • 程曦

    【介绍】:参见程衍道条。

  • 土柴胡

    ①见《陆川本草》。为牡蒿之别名。②见《生草药性备要》。为苦地胆之别名。各详该条。

  • 脾经

    ①足太阴脾经之简称。见该条。②推拿穴位名。见陈氏《小儿按摩经》。又名脾土、脾。①位于拇指远端的指腹面。治脾胃虚弱,疳积,泄泻等证。《针灸大成》卷十:“饮食不进,人瘦弱,肚起青筋,面黄,四肢无力用之。”

  • 开法

    推拿手法名。①即拇指平推法。参见平推法及开天门条。②见《类经·针刺类》。即对屈曲痉挛,活动不利的肢体关节施以对抗性用力拉开活动的手法。如活动腕关节,名开腕缝。

  • 循脊

    经外奇穴别名。出《针灸集成》。即长谷。见该条。

  • 夜甚

    指病在夜里严重。《灵枢·顺气一日分为四时》:“夫百病者,多从旦慧昼安,夕加夜甚。”又:“夜半人气入脏,邪气独居于身,故甚也。”谓到了夜里,人体的正气蛰藏,已经入脏,使邪气独居体内,肆无忌惮,所以病气也

  • 狗屎木

    见《广西中药志》。为华山矾之别名,详该条。

  • 脾疳

    五疳之一。又名肥疳、食疳、奶疳。是疳疾中的最基本证候。由脾经蕴郁湿热所致。《古今医鉴》:“疳在脾,则面黄身热,腹胀肚大,好吃泥土,水谷不消,泄下酸臭,困睡,减食,消瘦。”有时吐泻,夹有蛔虫等。治以攻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