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中医中药>中医百科>恶风

恶风

①证名。可由外感内伤引起。《伤寒明理论》卷一:“伤寒恶风,何以明之?《黄帝针经》曰:卫气者,所以温分肉,充皮肤,肥腠理,司开阖者也。风邪中于卫也,则必恶风。何者?以风则伤卫,寒则伤荣,为风邪所中,于分肉不温而热矣,皮毛不充而缓矣。腠理失其肥,则疏而不密,开阖失其司,则泄而不固,是以恶风也。是恶风、恶寒二者均为表证。其恶风则比之恶寒为轻也。……恶风虽悉在表,而发散又自不同。若无汗而恶风者,则为伤寒,当发其汗。其汗出而恶风者,则为中风,当解其肌。里证虽具,而恶风未罢者,尤当先解其外也。又有发汗多亡阳,与其风湿,皆有恶风之证。盖以发汗多,漏不止则亡阳,外不固,是以恶风也。必以桂枝加附子汤温其经而固其卫。风湿相搏骨节疼烦,湿胜,自汗皮腠不密,是以恶风也。必以甘草附子汤散其湿而实其卫。由是观之,恶风属乎卫者,可知矣。”《内外伤辨惑论》卷上:“其内伤与饮食不节、劳役所伤,然亦恶风。……与伤风伤寒俱不同矣,况鼻流清涕头痛自汗,间而有之。鼻中气短少气不足以息,语则气短而怯弱,妨食或食不下或不欲食,三者互有之。”参见恶寒条。②指病邪。《素问·脉要精微论》:“来徐去疾,上虚下实,为恶风也。故中恶风者,阳气受也。”③古病名。指厉气中人所致的疾患。《圣济总录》卷十八:“恶风者,皆五风厉气所致也。……其毒中人五藏则生虫,亦有五种虫,生息滋蔓,入于骨髓,五藏内伤,形貌外应。故食肝则眉睫堕落;食肺则鼻柱倒塌;食脾则语声变散;食肾则耳鸣如雷鼓之声,心不受食,食心则为不可治。是故谓之恶风。”治用殊圣散、胡麻散天麻散等方。

猜你喜欢

  • 电灸器

    灸具名。利用电热代替燃艾作为热源进行灸治的器具。接通电源,调节到适宜温度后,即可施灸。

  • 上腭多骨疽

    病名。《杂病源流犀烛》卷二十三:“夫多骨疽多有发于手背、足背等处,不专在上腭者。其症皆肿硬一块,久而脱去一骨者便是。其原均属肾虚,肾主骨也。或由疮疽溃久,不能收敛。总因气血不足,肾水素亏,复为寒邪所触

  • 脾冷多涎

    病证名。又名捏破涎涡儿。《普济方》卷三百六十二:脾之液为涎,脾气冷不能收制其津液,故流出渍于颐上。”治宜温中健脾。用益黄散、理中丸。

  • 汪光爵

    【生卒】:1662~1718【介绍】:清代医家。字缵功,号学舟。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屡考科举不中,于是以医为业。著有《医要》一书,当时没有刊行,后被载入《吴医汇讲》一书中。

  • 阴维脉病

    病证名。由阴维脉经气异常所致。《难经·二十九难》:“阴维为病,苦心痛。”《脉经》卷二:“诊得阴维脉沉大而实者,苦胸中痛,肋下支满心痛。诊得阴维如贯珠者,男子两胁实,腰中痛,女子阴中痛,如疮状。”《杂病

  • 地胆头

    见《广州植物志》。为苦地胆之别名,详该条。

  • 产后心包络痛

    病证名。出《妇人良方大全》卷二十。因素有宿寒,产后太虚,寒搏于血,血凝不行,上冲心之络脉所致。症见心胸闷痛,甚至胸痛彻背。治宜散寒以温通。方用大岩蜜汤。参见产后心痛条。

  • 正静定

    养生术语。指调节精神思维活动,要端正神形,安静意识活动,稳定全身各部。《管子·内业》:“是故圣人与时变而不化,从物而不秽,能正能静,然后能定。”

  • 蒲黄根

    出《产乳集验方》。为蒲蒻之别名,详该条。

  • 寿世青编

    养生著述。2卷。又名《寿世编》。清·尤乘辑。刊于1667年。本书重点辑录前人养生保健内容,末附《病后调理服食法》一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