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中药材手册》。为蟾酥之别名,详该条。
古代以砭石为针,刺穴治病的方法。后世泛称针刺治疗和砭石出血为针砭。《西斋话记》:“陇州道士曾若虚者,善医,尤得针砭之妙术。”
病证名。《幼幼新书》卷二十引《玉诀》盗汗虚热歌:“盗汗频频气受伤,藏中虚热小便黄;夜间发热无时节,颊赤唇干口有疮。”治当先退热,次调气,后和脏腑。
①病名。出《素问·六元正纪大论》等篇。古代用以泛指多种外科疾患。后世将外科分为疮疡与杂证两大类。疮疡是指体表上的肿疡、溃疡、痈、疽、疔疮、疖肿、流注、流痰、瘰疬及皮肤病等的总称。多由毒邪内侵,邪热灼血
中湿脚肿的外治方法。即用小麦麸、花椒、生葱、盐、酒、醋拌润,放锅内炒热,将患脚熏蒸其上,盖以衣被,多蒸汗出为度,勿见风(余梦塘《保赤存真》)。
病名。①指感受寒邪所致的咳嗽。《证治要诀》卷六:“感寒而嗽者,恶风无汗,或身体发热,或鼻流清涕,宜杏子汤。”《医说·咳嗽》:“寒嗽,痰薄,宜服热药,……以理中汤加五味子治寒嗽。”②指冬月嗽而发寒热的疾
经外奇穴名。位于翳风穴后1寸处。布有耳大神经、枕小神经;耳后动、静脉分支,深部在颈内动、静脉网(有迷走神经、交感干的颈上神经节)。主治夜盲,近视,远视,白内障;以及内耳性眩晕,视神经萎缩,青光眼,失眠
推拿穴位名。又名武台。位于右鬓发处。《幼科推拿秘书·穴象手法·穴道图象·穴在面者》:“虎角,一名武台,在右鬓毛。”
出《天宝本草》。为阴地蕨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喉科紫珍集》上卷:“此症因受湿热郁气,七情所伤而起。初起靠舌根横生,红紫色,青筋直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