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中医中药>中医百科>张从正

张从正

【生卒】:约1156~1228

【介绍】:

金代著名医学家,金元四大家之一。字子和,自号戴人。睢州考城(今河南睢县、兰考一带)人。精通医术,继承刘完素的学术思想,用药多偏于寒凉,并擅长用汗、吐、下三法。认为六淫在天之邪及雾、露、雨、雹等在地之邪最容易使人致病,不适的饮食也是致病因素。这些外邪应该立即驱出体外,祛邪的方法以《伤寒论》的汗、吐、下三法为原则。对汗、吐、下三法动用范围很广,有不少发挥。由于他在治疗上偏于攻下,后人称以他为代表的学术派别为攻下派。他主张治病先攻后补,在当时滥用补药成风的情况下有一定意义,但他对扶正与驱邪、攻与补的关系,在理论上有一定的片面性。1217~1221年(兴定年间)被召补为太医,不久辞去。麻知几等将他的医学理论和经验加以整理增订,编成《儒门事亲》40卷,一般认为该书的前三卷为张氏所亲撰。

猜你喜欢

  • 冰瓜雄珠散

    《疫喉浅论》卷下方。西瓜霜二两,煅人中白、冰片各一钱,朱砂二钱,雄黄三分。为细末,频吹患处。治白喉,疫喉。若非白喉,减去雄黄。

  • 褚氏遗书

    医论著作。旧题南齐·褚澄编。本书系唐朝人从褚氏槨中发现石刻整理而成。宋嘉泰年间刊行流传。全书共分为受形、本气、平脉、精血、津润、分体、余疾、审微、辨书、问子10篇。内容简短,说理多据《内经》加以阐述发

  • 暑湿眩晕

    病证名。指暑令感受湿邪所致的眩晕。有湿热与寒湿之分(见《症因脉治·外感眩晕》)。详寒湿眩晕、湿热眩晕条。

  • 内经十讲

    医经类著作。任应秋著。此书概括作者多年研究《内经》之心得。对什么叫《黄帝内经》、《内经》成书时代、《内经》所引古代文献、《内经》学术思想、理论体系等十个问题进行深入系统研究。议论恢宏,不乏精辟之论见。

  • 大经隧

    脉气流行较大的经脉通路。《灵枢·脉度》:“凡都合一十六丈二尺,此气之大经隧也。”

  • 元裕之

    【介绍】:见元好问条。

  • 赵赞

    【介绍】:隋代医生。撰有《赵赞本草经》一卷。

  • 睫毛的简称。详该条。

  • 脚趾骱失

    病名。即趾关节脱臼。见《伤科补要》卷二。因跌扑所伤。局部肿胀、疼痛剧烈,趾骨突向一侧,活动受限。治宜手法复位,内服复元活血汤或七厘散,并用海桐皮汤温洗,配合功能锻炼。

  • 捋法

    推拿手法名。出《金匮要略·杂疗方》。在患者肢体的外侧面,由近端推向远端。《寿世保元·发痧》:“先将儿两手自臂捋下,血聚指头方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