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萧步丹《岭南采药录》。为钩吻之别名,详该条。
病证名。《幼幼集成:“胃中有热则虫动,虫动则胃缓,胃缓则涎出”,呕恶吐涎宜乌梅丸安蛔定吐,参见虫吐条。
病名。出《素问·六元正纪大论》等篇。即噎膈。
病名。八痢之一。又名瀼痢。为突然暴冷而致的痢疾。其特征为小腹胀痛,赤白胨下等。治宜散寒止痢。用芍药汤加减。
见《汝南圃史》。为大一枝箭之别名,详该条。
出《诸病源候论》卷十。即痘疮。详该条。
二十四节气之一。《灵枢·九针》:“右胁应秋分。”古人喻人之形体与节气相应。右胁在节气与秋分相应。
经穴别名,出《医学原始》。即长强,见该条。
即心气实。《灵枢·本神》:“心气虚则悲,实则笑不休。”参见心气盛条。
见《东北药用植物志》。为胡芦巴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