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杂病源流犀烛·脏腑门》卷一方。乌梅不拘量。煎成膏,含化。治久咳,久治投药不效,余无他症,与劳嗽异者。②经验方。见《中医外科临证手册》。乌梅30克,食糖9克,水50毫升,醋15毫升。先将食糖溶在水内
指张仲景以后的医家所制的方剂。它在经方的基础上有很大的发展,补充和加强了前人所未备而又有临床疗效的方剂。
病名。系患瘟疫而喉间色紫者。《喉科种福》卷三:“满喉皆黑皰,色淡黑,舌苔黑有刺,二便不通,余意此亦瘟疫喉也,拟以龙胆泻肝汤合青黛消斑饮治之。”
病名。出《刘涓子鬼遗方》卷四。即厉痈。见该条。
病证名。出《金匮要略·五脏风寒积聚病脉证并治》。又名溺血,溲血。指血从尿道排出而无疼痛者。《医学心悟》卷三:“心主血,心气热,则遗热于膀胱,阴血妄行而溺出焉。又肝主疏泄,肝火盛,亦令尿血。”《杂病源流
【生卒】:十一世纪【介绍】:北宋医家。1068~1085年神宗时国子博士,精通医学,深明方药病机。北宋政府成立校正医书局,他参加了整理《黄帝内经素问》、《脉经》等古代医书的工作,为继承发掘古代医药遗产
病名。①指感触秽浊不正之气而出现腹痛,吐泻等症。多见夏秋二季。《痧胀玉衡》卷上:“痧症先吐泻而心腹绞痛者,从秽气痧发者多;先心腹绞痛而吐泻者,从暑气痧发者多;心胸昏闷,痰涎胶结,从伤暑伏热痧发者多;遍
见《广西本草选编》。为人面子之别名,详该条。
即门牙。《金匮要略·痉湿暍病脉证并治》:“太阳中暍,……前板齿燥。”参见门牙条。
病证名。又名目睛瞤动。清·余梦塘《保赤存真》卷四:“目为肝窍,肝藏血,血不足则肝火内生,故睛动。”治宜四物汤以益其血,加柴胡、山栀以清其肝,使阴血内荣则虚风自熄。若因肝经血燥而致者,用六味地黄丸,以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