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中医中药>中医百科>小儿语吃

小儿语吃

病证名,又称小儿口吃,指小儿讲话发音断续重复而不顺畅。《幼幼新书》卷六:“语吃本心气不足舌本无力,故欲有言而舌不能运。有生而不吃,儿相较吃,谚谓学吃。”说明本病可由心气不足而致,但亦有因于不良的语言习惯者,故本证除药物治疗外,尚应注意发音矫正和良好语言习惯的培养。另外,《千金要方》认为:“儿生下有连舌,舌下有膜,如石榴子中隔,连舌下,后令儿言语不发不转。可摘断之,微出血无害,不止,烧发灰傅之。”

猜你喜欢

  • 赤膜下垂

    眼科病证。出《银海精微》。又名垂帘翳、垂帘膜、赤脉下垂。多由肺肝风热,脉络壅滞或椒疮失治所致。初起,黑睛上缘轮白之际有细小血丝,似帘垂向黑睛,血丝渐次向下延伸,变宽增厚,掩盖瞳神。赤丝尽头常有细小星翳

  • 广爱书

    见神应经条。

  • 伤酒泄泻

    病证名。见《医略六书·泄泻》。又称酒泄。参见该条。

  • 少泽

    经穴名。代号SI1。出《灵枢·本输》。别名小吉。属手太阳小肠经。井(金)穴。位于小指尺侧,指甲角旁0.1寸处。布有来自尺神经的指掌侧固有神经及指背神经;并有指掌侧固有动、静脉和指背动、静脉形成的动、静

  • 槐菌

    出《新修本草》。为槐耳之别名,详该条。

  • 白象

    病证名。《白喉忌表抉微》:“白喉初起,症象轻而白未见,即服此方。俟一见白象,即改服养阴清肺汤。”相当于白喉伪膜。

  • 破天云

    见《湖南药物志》。为阴地蕨之别名,详该条。

  • 足少阴经别

    十二经别之一。原称足少阴之正。《灵枢·经别》:“足少阴之正,至腘中,别走太阳而合,上至肾,当十四(椎)出属带脉;直者系舌本,复出于项,合于太阳。”从足少阴肾经分出,上行至腘中和足太阳膀胱经的经别汇合而

  • 经来如鱼脑髓

    病证名。《叶氏女科证治》:“经来如鱼脑髓,双脚疼痛,不能举动,乃下元虚冷更兼风邪所致。当行气行血。宜服苏风止痛汤(天麻、僵蚕、紫金皮、乌药、牛膝、独活、川芎、当归、乳香、南藤、补骨脂、生姜、葱白),酒

  • 中酒头痛

    病证名。伤酒头痛的别称。见《证治要诀·诸痛门》。详伤酒头痛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