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2卷。明·张介宾撰。本书为《景岳全书》第四十七及四十八卷的单行本。上卷为总论部分,包括经义、脉候,论证等41篇;下卷分别记述发背、脑疽、耳疮等39种病证的治疗。此外,又有《外科钤古方》1卷,为《
【介绍】:传说中的上古时代医家。相传为黄帝臣子。旧说黄帝与少师等少数臣子论医药而创医药,是为附会之说。
瘟疫。感受疫疬之气而发生的多种流行性急性烈性传染病的总称。《素问遗篇·刺法论》:“五疫之至,皆相染易,无问大小,病状相似。”
病证名。见《证治准绳·幼科》。小儿伤食而发的丹毒。因其脾胃之气未充,乳食过度,不能运化,蕴积化热,达于肌表,复感风热邪毒,故成此症。症见发热口渴,烦躁多啼,身多红晕,皮肤灼热,不思饮食;食积甚者,可见
病证名。多因孕妇肺阴素虚,或感风热之邪,以及情志内伤,肝火上犯于肺,损伤肺络所致。阴虚者,兼见潮热盗汗,咳嗽胸痛,宜养阴清肺止血,用百合固金汤加藕节、焦山栀;风热者,兼见喉痒咳嗽,口干鼻燥,痰中带血,
疫病的传播方式之一。指虽未接触病人,但经自然界的空气、水源等的传染而受病。《温疫论》上卷:“邪之所着,有天受,有传染,所感虽殊,其病则一。”
《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卷六十九方。人参、白术(土炒)、茯苓、当归身、熟地黄、黄芪、山茱萸、牡丹皮、杜仲各一钱,肉桂、制附子、炙甘草各五分。加生姜三片、大枣肉二枚、莲子七个,水煎,食前服。治鹳口疽(
【介绍】:见罗国纲条。
即手第三指。《灵枢·经筋》:“手心主之筋,起于中指。”
十五络脉之一。原称足少阴之别。《灵枢·经脉》:“足少阴之别,名曰大钟,当踝后绕跟,别走太阳,其别者,并经上走于心包,下外贯腰脊。”本络脉发生病变,可见气逆烦闷,实则小便不通;虚则腰脊疼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