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中医中药>中医百科>妊娠中风

妊娠中风

病名。出《诸病源候论》卷四十二。多因孕后血虚经络脏腑失荣,中于风邪所致。中于经络者,症见肌肤不仁手足麻木口眼歪斜,甚则半身不遂;中于脏腑者,症见卒然昏倒,痰涎壅盛,不省人事。惟孕妇患此症不可以按中风常法治疗,应以补虚安胎,佐以祛风为主。方用增损八物汤(《证治准绳》:人参黄芪白术甘草当归川芎牛蒡子赤芍防风荆芥穗、连翘桔梗葛根)。若口眼歪斜,手足顽痹者,宜养血祛风,佐以安胎,用防己散(《证治准绳》:防己羌活、防风、麻黄、松木节、羚羊角桂心、荆芥穗、薏苡仁桑寄生、炙甘草);若卒然昏倒,痰涎壅滞者,治宜搜风、开窍祛痰,方用防风散(《证治准绳》:防风、葛根、桑寄生、羚羊角、细辛、当归、菊花、防己、秦艽、桂心、茯神、甘草)加竹沥;若中风不语,肢体强直,不省人事者,治宜祛风开窍,方用生犀角散(《证治准绳》:生犀角屑、麻黄、秦艽、甘草、防风、赤箭、羌活、当归、人参、葛根、赤芍、石膏)。

猜你喜欢

  • 陈邦宪

    【介绍】:见陈仕贤条。

  • 产后大便下血

    病证名。因产后失血伤阴,阴虚生热,热伤肠络所致。治宜养血清热。方用四物汤加味(四物汤加阿胶、地榆、血余、乌贼骨)。

  • 痰疬

    病名。瘰疬的一种。见《外科正宗》卷二。多因冷热不调,饥饱喜怒失常,致脾失健运,生痰结核而成。初起如梅、李,可遍及全身,久则微红,后可破溃,溃后易敛。治宜行气豁痰,用芩连二陈汤。

  • 阳盛格阴

    指热极似寒的一种反常表现。病的本质属热,因邪气深伏于里,阳气被遏,不能外透,表现为四肢厥冷,脉象沉伏或服寒药不纳等假寒症状。但病人心胸烦热,腹部扪之灼热,身大寒而反不欲近衣等反映热盛本质的证候。《医宗

  • 翰林医愈

    宋代医官职称。隶属于翰林医官院,官阶从八品。参见翰林医官院条。

  • 楼公爽

    【介绍】:见楼英条。

  • 八石

    道家服食的八种矿产品,也是炼丹的原料。见《抱朴子内篇·论仙》。关于八石的组成,历代记载不一。王明《抱朴子内篇校释·论仙注》为丹砂、雄黄、雌黄、石留黄(即硫黄)、曾青、矾石、磁石、戎盐。此外又有丹砂、雄

  • 风寒嗽

    病证名。即风寒咳嗽。《古今医鉴》卷四:“风寒嗽者,鼻塞,声重,恶风恶寒,或自汗,或无汗者是也。治当以发散行痰,用二陈汤加麻黄、桔梗、杏仁。”参见风寒咳嗽条。

  • 亡阳

    ①阳气失亡,以汗出不止为主症。《伤寒论·辨少阴病脉证并治》:“病人脉阴阳俱紧,反汗出者,亡阳也。”《张氏医通·杂门》:“汗出不止,名曰亡阳。以附子理中加黄芪,外用温粉扑之。”参见亡阳症条。②作无阳解。

  • 下厥上冒

    下厥,这里专指相对于上部头面的中焦脾土阳气不足,气机逆乱。因脾胃升降失调,胃气逆上冒于头部,导致头目昏花、恶心呕吐等症状的病机。《素问·五脏生成篇》:“下厥上冒,过在足太阴阳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