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证名。见《症因脉治》卷四。包括外感风泻、外感寒邪泻、外感中暑泻、外感中热泻、外感湿泻,尚有肺燥作泻亦属外感。详各该条。
病证名。见《证治准绳·幼科》。是小儿下利不止的证候。小儿脾胃虚弱,至长夏阴盛之时,饮食居住不慎,或复感风冷,则成此证。治宜醒脾化湿。用厚朴散(张涣方:厚朴、诃梨勒、白术、干姜、肉豆蔻)加减。
【介绍】:清代官吏兼医家。字文甫,号松峰。山东诸城人。其父刘引岚曾任保定郡守等官职。刘奎先为官,中年以后研读家藏医书,认为张仲景以下,多对温疫略而不讲,只有吴又可著《温疫论》,对伤寒、温疫做了区分,但
证名。《素问·气厥论》:“脾移热于肝,则为惊衄。”王冰注:“肝藏血,又主惊,故热薄之则惊而鼻中血出。”《圣济总录》用伏龙肝汤治之。
古病名。又称急病。指突然发生的剧烈水泻病证。以其病势紧急,病情紧要,故以“紧”名。《张氏医通·大小府门》:“夏暑暴泻如水,周身疼痛,汗出,脉弱少气,甚者加吐,此名紧病。浆水散。”本病可见于急性肠胃炎、
病名。出《灵枢·痈疽篇》卷九。即附骨疽。详该条。
脏腑相合之一。肾与膀胱通过经脉的联系及生理功能的相互配合而互为表里。膀胱是水液归注之腑,主排小便,属阳;肾为水脏,主津液,开窍于二阴,属阴。膀胱的排尿,要靠肾气的气化开合作用。肾阳虚,气化无权,即影响
病名。见《喉科杓指》卷二:“此症肺经脉缓,寒重色紫,亦不太肿。内服凉剂,久之必烂。”指因寒邪伏于肺经所致。症见咽喉微肿不大,色紫,脉缓,属寒象。切不可作火邪治。治宜温散寒邪。可选用九味羌活汤加减;或用
《医学衷中参西录》方。连翘30克,生石膏(捣细)18克,蝉蜕、炒牛蒡子各6克。水煎服。治胸中素蕴实热,又受外感,内热为外感所束,不能发泄,时觉烦躁,或喘,或胸胁疼,其脉洪滑而长者。若喘,倍牛蒡子;胸中
见张氏医通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