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中医中药>中医百科>增损五积丸

增损五积丸

医学入门》卷七方黄连(肝积五钱,脾积七钱,心、肺一两半),厚朴(肝、心、肺五钱,脾、肾八钱),川乌(肝、肺一钱,心、肾、脾五分),干姜(肝、心五分,肺、肾一钱半),人参(肝、脾、肺二钱,心五分),茯苓一钱半,巴豆霜五分。为末,炼蜜为丸,梧桐子大,初服二丸,渐加至大便微溏为度。治积块。如肝积,加柴胡一两,皂角昆布各二钱半,川椒四钱,莪术三钱;心积,加黄芩三钱,肉桂茯神丹参各一钱,菖蒲五分;肺积,加桔梗三棱天门冬青皮陈皮白豆蔻各一钱,紫菀、川椒各一钱半;脾积,加吴茱萸、黄芩、砂仁各二钱,泽泻茵陈各一钱,川椒五分;肾积,加延胡索三钱,苦楝肉、全蝎附子独活各一钱,泽泻、菖蒲各二钱,肉桂三分,丁香五分;秋冬加厚朴一倍,减黄连;觉热加黄连;觉闷乱,加肉桂;气短减厚朴。

猜你喜欢

  • 黑带

    病证名。见《傅青主女科》。亦名带下黑候。指妇女从阴道经常流出黑豆水色稠粘或稀、或腥臭的液体,也有在赤白带下中杂有黑色的,连绵不断。多因热盛熏蒸,伤及任脉带脉,肾水亏虚所致。治宜泻火清热,方用利火汤。参

  • 内伤衄血

    病证名。统指无外伤、外感所致的鼻衄。《症因脉治》卷二:“内伤衄血之症,身无表邪,目睛或黄,五心烦热,鼻孔出血。”常由肺热上壅、胃热熏蒸、肝火上炎、阴虚火浮等因所致。因肺热者,伴见口干鼻燥,或见咳呛。治

  • 红痧

    痧证之一。《杂病源流犀烛·痧胀源流》:“红痧,皮肤隐隐红点,如疹相似,痧在肌表,感受虽浅,热酒热汤,亦不可犯。外用焠刮。”用荆芥汤等。参见痧条。

  • 獾子油

    见《黑龙江中药》。即獾油,详该条。

  • 五香八角

    见《全国中草药汇编》。为八角茴香之别名,详该条。

  • 鲍鱼壳

    见《中药材手册》。为石决明之别名,详该条。

  • 处方中某些果实或块根类药物的计数单位。如大枣三枚(去核)。一般应以大小适中者为度。为保证用量准确,后世对这类药大部分已改用重量单位,如附子、乌头、桃仁、杏仁等。

  • 九炁(qì 气)丹

    《景岳全书·新方八阵》卷五十一方。熟地黄八两,制附子四两,肉豆蔻(面炒)、炮姜、吴茱萸、补骨脂(酒炒)、荜拨、五味子各二两,炒甘草一两。为末,炼蜜或山药糊为丸,梧桐子大,每服六十至一百丸,开水送下。治

  • 穿心冷瘘

    病名。出《疮疡经验全书》卷三。为井疽破溃所形成的瘘。详井疽条。

  • 大补大泻

    针刺手法分类名。指手法较重,刺激量较大的补泻方法。《针灸大成》:“有大补大泻,惟其阴阳俱有盛衰,内针于天地部内,俱补俱泻,必使经气内外相通,上下相接,盛气乃衰。”“烧山火”、“透天凉”等手法,均属此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