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中药形性经验鉴别法》。即草血竭,详该条。
证名。见《慎斋遗书》卷九。多由邪袭少阳,肝胆湿热蕴结,或痰瘀阻滞所致。有外感、内伤之分。《杂症会心录》卷下:“两胁之痛皆属肝胆为病。内伤者,不外气血两端,外感者,责在少阳一经而已。”治宜和解少阳,行气
【介绍】:见王琦条。
《卫生宝鉴》卷八方。半夏(姜汁作饼,阴干)、荆芥各四两,槐角子(麸炒黄)、白矾、陈皮(去白)、朱砂(一半为衣)各一两。为细末,生姜汁打糊为丸,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生姜、皂角子煎汤,早晨、临卧送下。治
病名。即鼓胀。《丹溪心法·鼓胀》:“鼓胀又名单鼓。”详鼓胀条。
小儿推拿方法名。出《推拿指南》。详赤风摇头条。
儿科著作。2卷。明·乔埰撰。刊于1638年。书中首论儿科疾病及诊治大法,其次对婴幼儿的多种常见疾病的辨证论治,分别作了简要的记述。
【介绍】:见王履条。
手足指(趾)的第二节。手足大指(趾)无此节。
见《生草药性备要》。为地牯牛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