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证名。大肠受病而引起的泄泻。《幼科发挥》:腹泄“自大肠来者,则变化尽而成屎,但不结聚,而所下皆酸臭也。”寒湿偏盛者,多兼泄泻清稀,肠鸣腹痛,治宜温化寒湿,用平胃散加肉豆蔻;湿热偏盛者,则泄下灼肛,小
①小沟渠。不断有水流动的地方。《灵枢·营卫生会》:“下焦如渎。”②皮肤肌肉枯槁无泽的状态。《灵枢·根结》:“渎者,皮肉宛膲而弱也。”
体育疗法之一。发挥病人主观能动性用以防治疾病的一种方法。导源于古代的“吐纳导引”,有坐、卧、站等姿式。经近年的实践研究,初步认为专心用功,用调息、意守等方法,调整呼吸之气,使其逐步达到缓、细、深、长,
见《群芳谱》。即辣椒,详该条。
《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卷六十九方。人参、白术(土炒)、茯苓、当归身、熟地黄、黄芪、山茱萸、牡丹皮、杜仲各一钱,肉桂、制附子、炙甘草各五分。加生姜三片、大枣肉二枚、莲子七个,水煎,食前服。治鹳口疽(
见《刘涓子鬼遗方》。即松香,详该条。
书名。郭春园撰。本书系作者根据其六世家传的《正骨手法略要》等书和本人的临床经验整理而成。书中除简述正骨简史及人体骨骼外,重点介绍“正骨八法”(即辨症法、定搓法、压棉法、缚理法、摔置法、砌砖法、托拿法、
病证名。见《世医得效方》卷十六。又名瞳神缺陷、瞳神干缺。常由肝肾亏损,虚火上炎引起。多因瞳神缩小失治,黄仁与其后黄精部分或全部粘附所致。证见“金井不圆,上下东西如锯齿,缺参差”(《银海精微》),或如梅
痧证之一。指暑天感受秽浊所致的痧症。《杂病源流犀烛·痧胀源流》:“暑痧,头眩恶心,自汗如雨,脉洪拍拍,上吐下泻,腹痛或紧或慢。”治宜清暑化浊,用薄荷汤。参见痧条。
指五种疝病。《诸病源候论》卷二十:一曰石疝,二曰血疝,三曰阴疝,四曰妒疝,五曰气疝,是为五疝也。”又:“五疝之状,寻此皆由腑脏虚弱,饮食不节,血气不和,寒温不调之所生也。”详血疝、气疝、阴疝等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