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则。出《素问·至真要大论》。凡外来邪气(六淫、疫疠、饮食积滞)客于人体,应当驱除。如疏风、散寒、清暑、祛湿、消导等法。
见《本草纲目》卷三十五下巴豆。因形似荷花瓣或圆钱形,故名。即体癣。
见《中国药用海洋生物》。为鹿角菜之别名,详该条。
见《全国中草药汇编》。为黑及草之别名,详该条。
【介绍】:见郑荣条。
①即脾,脾为土脏。②推拿穴位名。见陈氏《小儿按摩经》。即脾经。详该条。《针灸大成》卷十:“脾经有病食不进,推动脾土效必应。”《幼科推拿秘书·穴象手法》:“大拇指属脾土,脾气通于口,络联于大指,通背右筋
证名。指风冷侵袭筋脉而出现的结节。《诸病源候论·结筋候》:“体虚者,风冷之气中之,冷气停积,故结聚,谓之结筋也。”参见筋结条。
见《医学正传》。为墨旱莲之别名,详该条。
证名。见《诸病源候论》。指发热热势壮盛,属于高热的范围。
疾病反映于体表呈带状的敏感区域。穴区带疗法就以此为依据。它与敏感点(或压痛点)不同,前者为“面”,后者为“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