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中医中药>中医百科>利湿排石汤

利湿排石汤

见《中西医结合治疗急腹症》(天津市南开医院)。金钱草30克,草薢、海金砂各15克,琥珀(冲服)1.5克,石苇、冬葵子篇蓄瞿麦车前子滑石各9克,甘草6克。水煎服。功能清热利湿通淋化石。治输尿管结石。若腹疼重,加香附12克,乌药延胡索各9克,川楝子6克;血尿重,加仙鹤草12克,牡丹皮、炒蒲黄旱莲草各9克;便秘腹实,加大黄(后下)、芒硝(冲)各9克;气虚脾弱,加党参白术黄芪各15克;腰痛重,加续断12克,杜仲9克。

猜你喜欢

  • 原平仲

    【介绍】:隋代医药学家。撰有《灵秀本草图》六卷,已佚。

  • 鬼胎

    旧病名。出《诸病源候论》卷四十二。①属癥瘕一类病证。因妇人素体虚弱,七情郁结,气血凝结不散,冲任经脉壅滞不行所致。《傅青主女科》:“腹似怀妊,终年不产,甚则二、三年不生者,此鬼胎也。其人必面色黄瘦,肌

  • 垫法

    推拿手法名。在仰卧时,将掌背或拳背向上垫于腰背及骶部八髎穴处,并同时进行下肢屈伸活动或进行深呼吸,可对督脉和足太阳膀胱经穴位进行刺激。以疏经通络及改善和调节脏腑的功能,常用于消化不良、便秘、腰腿痛等症

  • 血虚经行后期

    病证名。属经行后期症型之一。多因素患失血,或大病、久病,或产乳过多,耗伤阴血,以致血海空虚,冲任不足,胞宫不得按时满溢,导致月经过期而来。症见经期错后在七、八天以上,血量较少、色淡,面色萎黄,皮肤不润

  • 病穿板

    病名。出《证治准绳·疡医》卷四。即涌泉疽。见该条。

  • 产后惊风

    病名。清·汪喆《产科心法》:“产妇汗多发痉,俗谓产后惊风,实非风也,乃肝血空虚,不能荣筋,以致手足抽搐,有似中风之状,更有口噤咬牙,角弓反张,此气血大虚之恶候。”治法参见产后病痉条。

  • 三日疟

    病名。疟疾之一。指疟之三日一发者,亦称三阴疟。《素问·疟论》:“时有间二日或至数日发,或渴或不渴,其故何也?岐伯曰,其间日者,邪气与卫气客于六府,而有时相失,不能相得,故休数日乃作也。”《杂病源流犀烛

  • 任元受

    【介绍】:宋代医生。字尽言。精于医,生平欠详。

  • 三将军丸

    《世医得效方》卷九方。吴茱萸,木瓜(去瓤)、大黄各等分。为末,米糊为丸,绿豆大,每服五十丸,粳米、枳壳煎汤送下。不应,酌加丸数再服,以通利为度。治脚气入腹冲心。

  • 七星针

    皮肤针之一种。因针柄一端集针七枚,如七星并列,故名。参见皮肤针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