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中医中药>中医百科>六腑腹胀

六腑腹胀

病证名。指腹胀属于腑气失调引起者。《症因脉治》卷三:“六腑腹胀之症,胸前胀满,妨于饮食,胃胀也。肠鸣而痛,濯濯有声,大肠胀也。小便时赤,小腹胀满,小肠胀也。气癃溺涩,少腹胀急,膀胱胀也,气满肤中,空空然响,三焦胀也。胁肋作痛,口苦太息胆胀也。此六腑腹胀之症也。”多因饮食不节,酿痰成积,湿热壅阻,气滞不通所致。治宜通调腑气为主。胃胀者,宜平胃散:大肠胀者,枳壳化滞汤导痰汤;小肠胀者,木通饮;膀胱胀者,五苓散;三焦胀者,枳壳青皮饮;胆胀者,柴胡清肝饮等方。参见腹胀条。

猜你喜欢

  • 木别子

    见《中国药学大辞典》。即木鳖子,详该条。

  • 土茵陈

    见《广西药用植物名录》。为牛至之别名,详该条。

  • 不定穴

    即阿是穴。《扁鹊神应针灸玉龙经》:“浑身疼痛疾非常,不定穴中细审详。”参见阿是穴条。

  • 舌颤

    又称战舌。舌头颤动。多因内风或酒毒所致。舌淡红或淡白而蠕蠕微动,多属心脾两虚,血虚生风;舌紫红而颤动,多属肝风内动,热极生风;舌紫红,挺出颤动,可见于酒精中毒。

  • 淡寮四神丸

    即四神丸第三方,见四神丸条。

  • 手少阳之别

    出《灵枢·经脉》。即手少阳络脉,见该条。

  • 灵芝益寿草

    丛书名。清·潘蔚辑。刊于1873年。包括《慎疾刍言》、《世补斋不谢方》二种。

  • 小方脉

    我国古代医学分科的一种,幼科的别称。专治小儿疾病,相当于现在的小儿科。宋代太医局,元、明、清太医院均设有此科。参见九科条、十三科条。

  • 阳盛阴伤

    根据阴阳消长的规律,阳热过盛的病证,往往耗伤阴津。如气分热盛,治宜甘寒生津;胃肠热结,治宜急下存阴;营血热盛,治宜清营养阴,或兼凉血解毒。对于阳热过盛的一切病证,谨防阴津的耗损,是一条重要的原则。

  • 声哑嗽

    病证名。指咳嗽而声嘶哑者。见《不居集》卷十五。多因痰热壅肺,肺气不清,或因寒包热而致肺气不宣。若治宜清肺中邪滞,或散寒透热,如清咽宁嗽汤及细辛、半夏、生姜等药。痨瘵病人因肺阴耗伤,亦可见咳嗽声哑。参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