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中医中药>中医百科>八蒸十变

猜你喜欢

  • 鼻疳疮

    病名。见《圣济总录》卷一百一十六。又名鼻疳、鼻疳蚀、鼻疮、鼻、疳鼻等。小儿多患。多因肺胃积热,或由风湿之气壅成内热所致。本症以鼻下两旁生疮,赤痒,或连唇生疮,渗液浸淫、糜烂为主,甚而波及鼻孔;间或伴有

  • 黄庭中景经

    古典气功专著,作者及成书年代不详。本书主要研究人体组织结构,内部联系,功能作用和稳态技术。其代表性观点,认为脑为身之主;神是身之质,又是身之用。并指出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头为上,躯体为中,四肢为下,

  • 元阴

    即肾阴,与元阳相对而言,是生命的本元,故称。又别称天癸。《景岳全书》卷一:“元阴者,即无形之水,以长以立,天癸是也。”详肾阴、天癸条。

  • 红点紫舌

    病名。见《喉科秘旨》卷下。《赵氏治喉指掌》:“红点紫舌,因心脾二经热极所致。满口红点紫色作烂而痛,或身有赤斑。”治宜清心凉血、解毒泻热。可选用犀角地黄汤、导赤散、五味消毒饮等加减。

  • 液门

    ①经穴名。代号SJ2。出《灵枢·本输》。《针灸甲乙经》作腋门,《千金要方》作掖门。属手少阳三焦经。荣(水)穴。位于手背侧第四、五指缝间,当指掌关节前方赤白肉际处。布有尺神经的手背支和来自尺动脉的指背动

  • 手阳明大肠经

    十二经脉之一。代号LI,《灵枢·经脉》:“大肠手阳明之脉,起于大指次指之端,循指上廉,出合谷两骨之间,上入两筋之中,循臂上廉,入时外廉,上臑外前廉,上肩,出髃骨之前廉,上出于柱骨之会上,下入缺盆,络肺

  • 黄帝明堂灸经

    针灸著作。有一卷本及三卷本两种,内容全同。本书约为北宋末书商抄录《太平圣惠方》卷100中的《明堂灸经》及《小儿明堂灸经》的全文,改题此名刊行者。原书系唐代佚名氏撰,书中分别记载成人及小儿常用要穴的灸治

  • 清金散

    《外科大成》卷二方。黄连三钱,枳壳、陈皮、乳香各一钱,没药五分。水煎,空腹服;肿痛甚者,外兼熏洗。治沿肛痔,周围皆有,痛痒出水。

  • 多骨疽

    病名。见《外科枢要》卷二。即附骨疽。详该条。

  • 列缺

    经穴名。代号:LU7。出《灵枢·经脉》。属手太阴肺经。手太阴之络穴。八脉交会穴之一,通于任脉。位于前臂桡侧,桡骨茎突上方,腕横纹上1.5寸处(《针灸甲乙经》)。另说“去腕半寸”(《灵枢·经脉》):“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