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陕西中草药》。为铁苋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出《外科启玄》卷四。指发于头巅顶部的痈,由热毒上壅,凝聚而发。证治见外痈条。
病名。指疟疾发作过程中出现大汗亡阳等虚脱之症者。清·吴楚《宝命真诠》:“疟脱之症,魄汗淋漓,面色青黑。脉虚浮数,按之极虚。”治宜用补中益气汤去升麻、柴胡,倍参、芪,加白芍、五味、枣仁等。参见疟疾条。
见《广西药用植物名录》。为蟛蜞菊之别名,详该条。
指足少阳之别。《素问·刺腰痛论》:“同阴之脉,令人腰痛,痛如小锤居其中,怫然肿。刺同阴之脉,在外踝上绝骨之端,为三痏。”王冰注:“足少阳之别络也,并少阳经上行,去足外踝上同身寸之五分,乃别走厥阴,并经
【介绍】:见耶律倍条。
出《洪氏集验方》。为忍冬藤之别名,详该条。
十五络脉之一。出《灵枢·经脉》。即足阳明络脉,见该条。
出《庚辛玉册》。为藜之别名,见该条。
见《本草推陈》。即青蒿蠹虫,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