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术语。用以解释人体生理、病理现象,指导临床实践的基础理论之一。来源于医疗实践。其形成和发展,与针灸、推拿、气功等的应用有着密切的关系。它是中医学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针灸学术的理论核心。从文
病证名。见《证治准绳·杂病》。多因肝经风热或肝肾阴虚,虚火上炎所致。症见黑睛生星点状白翳,分布疏散,既不扩大,又不相连。《证治准绳·杂病》:“大凡见珠上有星一、二颗,散而各自生,过一、二日看之不大者方
见《药材资料汇编》。为柿霜加工后的药材名,详柿霜条。
见《山东中药》。即蟾酥,详该条。
见《本草便读》。为神曲之处方名,详该条。
出《本草图经》。为秫米之别各,详该条。
《小儿药证直诀》卷下方。胡黄连、炒芜荑、黄连各二两,使君子仁一两,麝香(另研)五分,干蝦蟆(酒熬膏)五枚。为末,用膏和丸,麻子大,二至三岁儿,每服五至七丸,三岁以上每服十至十五丸,不拘时人参煎汤送下。
出《救急易方》。为鱼腥草之别名,详该条。
皮肉相交处。《灵枢·官针》:“先浅刺绝皮,以出阳邪。”
颈项部。《灵枢·痈疽》:“疽者,上之皮夭以坚,上如牛领之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