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中医中药>中医百科>伏邪

伏邪

藏伏于体内而不立即发病的病邪。《温疫论》下卷:“凡邪所客,有行邪,有伏邪。……所谓温疫之邪,伏于膜原,如鸟栖巢,如兽藏穴,营卫所不关,药石所不及。至其发也,邪毒渐张。”温病学说亦称伏邪为“伏气”,参见该条。

猜你喜欢

  • 刺打草

    见《湖南药物志》。为飞廉之别名,详该条。

  • 柠檬茅

    见《种子植物名称》。为香茅之别名,详该条。

  • 毛脉

    ①秋季脉来时轻虚而浮之象。《素问·玉机真藏论》:“……其气来,毛而微,此谓不及。”王冰注:“……其脉来,轻虚以浮,故曰毛。”②皮毛与血脉。《素问·经脉别论》:“毛脉合精,行气于府。”

  • 奶母草

    见《卫生简报》(3):11,1971。为飞扬草之别名,详该条。

  • 本草实录

    药物学著作。1卷。元·王好古撰。撰年不详。本书重点论述药性理论,其中包括五脏苦欲补泻药味、脏腑泻火药、药象法类、用药心法、制方之法、用药分两及炮炙、汤药煎造、服药活法、汤液本草等。

  • 蛤蚂油

    见《中药通报》(5):205,1956。即蛤蟆油,详该条。

  • 鼻沥血

    病名。出《兰台轨范》卷五。即鼻衄。详该条。

  • 担肠痔

    病名。见《疮疡经验全书》卷七:“其痔横在肛门。”即肛裂。参见肛裂条。

  • 肝常有余

    小儿生理、病理特点之一。肝为风木之脏,其性刚而不柔,旺於春,春乃少阳之气,可使万物生发和成长。明·万全根据自然界的这种春生夏长的规律,认为阳气自然有余。小儿犹如草木之芽,受气初生,其气方盛,亦少阳之气

  • 朱彦实

    【介绍】:元代医生。安徽怀远人。参见朱肯堂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