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证名。指呼吸急促,伴有咳嗽的证候。一般多因肺气虚弱,内有顽痰宿饮,一旦外感寒热之邪,以致内与痰饮交阻,肺失宣降,则成喘疾。《证治准绳》:“小儿喘急,重于咳嗽,然有虚实冷热之分。”治实热,宜辛凉开肺,
证名。胀病之一。《灵枢·胀论》:“肺胀者,虚满而喘咳。”《金匮要略·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脉证治》:“咳而上气,此为肺胀,其人喘,目如脱状,脉浮大者,越婢加半夏汤主之。”“肺胀,咳而上气,烦躁而喘,脉浮者
出《尔雅》。为菥蓂之别名,详该条。
病证名。见《竹林寺女科秘方》。即妊娠耳鸣。详该条。
见本草乘雅半偈条。
内科杂病专著。清·郑树珪原作,王满臣等编校。书中用问答体裁阐述了67种内科杂病的证治,对临床有一定参考价值。1959年由河北人民出版社出版。
见《滇南本草》。为玉竹之别名,详该条。
寸口脉三部之一。详寸关尺条。
证名。指筋痿。《医宗必读·痿》:“肝痿者,筋痿也。”详筋痿条。
金代医官职称。系仅次于提点、太医院使的官职,官阶从六品。参见太医院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