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中医中药>中医百科>五痹

五痹

五种痹证的总称。出《素问·移精变气论》。①指骨痹筋痹脉痹肌痹(一作肉痹)、皮痹王冰注:“五痹谓皮、肉、筋、骨、脉之痹也。”《医碥·痹》:“经又分以冬得之为骨痹,春得之为筋痹,夏得之为脉痹,长夏得之为肌痹,秋得之为皮痹,是名五痹。”②指筋痹、骨痹、血痹、肉痹、气痹。见《中藏经·论痹》。③指风痹寒痹湿痹热痹、气痹。见《中藏经·论痹》。

猜你喜欢

  • 麻雀

    出《滇南本草》。为文鸟科动物麻雀Passer montanus Saturatus Stejneger的肉。分布几遍全国。甘,温。入肾、膀胱经。壮阳益精,暖腰膝,缩小便。治老人阳衰,虚损羸瘦,阳痿,疝

  • 密嘿

    证名。嘿通“默”。密嘿,沉默不语之意。《灵枢·五乱》:“故气乱于心,则烦心密嘿。”参见忧郁条。

  • 调羹草

    见《湖南药物志》。为向天盏之别名,详该条。

  • 治痿独取阳明

    治则。出《素问·痿论》。阳明属胃,主受纳水谷,化生气血,营养全身,滋润宗筋。阴阳经脉总会于宗筋,宗筋起约束骨节而使关节滑利的作用。痿证多因阳明经脉不足,使宗筋松弛所致,故有此说。然肝肾不足,下元亏虚也

  • 躁烦

    证名。指先躁后烦的证候。出《素问·至真要大论》。《伤寒明理论》卷二:“所谓躁烦者,谓先发躁,而迤逦复烦者也。”有谓内热曰烦,外热曰躁;烦属阳,躁属阴;内热为有根之火,外热为无根之火者。故但躁不烦,及先

  • 清胃黄连丸

    见《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北京方)。黄连、牡丹皮、连翘、生地黄、生石膏、天花粉、桔梗、知母、赤芍药、玄参各2.5公斤,栀子、黄芩、黄柏各6.25公斤,甘草1.25公斤。为细末,水泛小丸,每服6克,日二

  • 活血藤

    出《天宝本草》。为血藤之别名,详该条。

  • 刺禁

    指针刺的禁忌。这是古人在针刺治疗过程中,由于发生医疗事故而积累下来的经验教训。《灵枢·终始》指出,“凡刺之禁”,有惊恐、恼怒、劳累、过饱、饥饿、大渴、房事、醉酒及长途跋涉情绪未定等各种情况,此时均不宜

  • 神仙

    古代医书分类名称之一。西汉时将医书分为四类,即:医经、经方、房中、神仙。神仙主要是研究、探求长生之道。《汉书·艺文志》卷三十:“神仙者,所以保性命之真,而游求于其外者也。聊以荡意平心,同死生之域,而无

  • 田边菊

    见《全国中草药汇编》。为红管药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