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名。见《外科大成》卷二。指有头疽生于肩部或背部或胸侧,疮形多头状似蜂窝者。证治见有头疽。
病证名。指蛲虫结聚于肠胃而形成的瘕病。《史记·扁鹊仓公列传》:“蛲瘕为病,腹大上,肤黄粗,循之戚戚然。”参见瘕条。
病名。见《杂病源流犀烛·咳嗽哮喘源流》。又称胃气虚喘。指胃气虚耗而致气逆不降的气喘。《医学入门·喘》:“胃虚极则气上逆。”症见抬肩撷肚,喘而不休。多由久病或大病后中气受伤所致。治宜补中气,养胃阴为主,
推拿手法名。屈曲食指或中指,以近端指间关节的背面轻轻叩击穴位。
黄病二十八候之一。《诸病源候论·黄病诸候》:“热毒气在脾胃,与谷气相搏,热蒸在内,不得宣散,先心腹胀满气急,然后身面悉黄,名为内黄。”治宜选用栀子散、茵陈散、三黄散等方。参见黄疸条。
出《新修本草》。为郁金之别名,详该条。
经穴名。代号KI1。出《灵枢·本输》。别名地冲。属足少阴肾经。井(木)穴。位于足掌心,第二、三跖骨间,当路足时呈凹陷处;或于足底中线的前、中1/3交点处取穴。布有第二趾底总神经深层为足底弓。主治昏厥,
见《广西中草药》。为马儿之别名,详该条。
《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卷八十八方。朱砂、麝香、丁香、乌梅、川乌、草乌、当归、山柰各一钱,乳香三钱,皂角七分。为细末,独头蒜捣泥为丸,以丝棉包裹,塞于鼻中。治跌打损伤,鼻中流血不止,神志昏迷,牙齿损
见《本草纲目》。为苍耳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