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中医中药>中医百科>上热衄血

上热衄血

证名。见《丹溪心法附余》卷十一。指膈以上蕴热所致的衄血。《证治要诀·诸血门》:“上膈极热而衄者,金沸草散麻黄半夏,加茅花如荆芥数。”《张氏医通·衄血》:“六脉俱大,按之空虚,心动面赤善惊上热,乃手少阴心火旺,而上熏于肺脉也,三黄补血汤。”亦可由肾经虚火,浮游上行所致,兼见腰痛、项背痛、头昏、足厥冷等症,宜用止衄散(生地、白芍黄芪、赤苓、当归阿胶)去黄芪,加骨碎补、淮牛膝续断玄参葛根,续用地黄汤加天冬、阿胶、五味子之类以滋补肾阴(见《血证论·鼻衄》)。参见衄血条。

猜你喜欢

  • 岁运太过

    运气学说术语,出《素问·六元正纪大论》。凡年干为甲、丙、戊、庚、壬等阳干之年,为五运阳年,若该年岁运未受司天之气所克制,则为太过之年。岁运太过,气候上表现为主运之气过旺、有余,而一般的致病规律是与该运

  • 夹喉痈

    病名。系指痈发于喉之两旁,夹喉而生,故名。多由肝胃火毒上炎所引起。《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夹喉痈生喉两旁,肝胃毒热发其疮,疮与结喉痈同治,尤嫌痰壅不时呛。”治宜解毒、清热、消肿。方用仙方活命饮、

  • 潮脑

    见《本草品汇精要》。为樟脑之别名,详该条。

  • 病机

    指疾病的发生及其发展变化的机理。包括病因、病位、证候、脏腑气血虚实的变化及其机理。《素问·至真要大论》:“审察病机,无失气宜。”又“谨守病机,各司其属。”参见病机十九条条。

  • 崔禹锡食经

    本草著作。又名《崔氏食经》。4卷。唐崔禹锡约撰于八世纪中。述饮食宜忌。原书佚,今存于《医心方》之佚文146条,冠以“《崔禹锡食经》”、“崔禹”、“《崔禹食经》”、“崔禹锡”等标记。日人田泽温叔(仲舒)

  • 十香正痛丸

    即十香丸第二方,见十香丸条。

  • 热眼

    病证名。见《银海精微》。其症乌轮突起,胞硬红肿,眵泪湿浆,里热刺痛,是谓热眼。

  • 蛔虫扰胃吐

    病证名。《幼幼集成:“胃中有热则虫动,虫动则胃缓,胃缓则涎出”,呕恶吐涎宜乌梅丸安蛔定吐,参见虫吐条。

  • 牙皂

    见《本事方》。为猪牙皂之简称,详该条。

  • 郎耶草

    出《本草拾遗》。为狼把草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