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佗神医秘传》卷三方。川芎、草乌、胡茄子、羊踯躅、麻黄、姜黄各等分。为细末,茶、酒送服。用于外科麻醉。
类中风病因之一。恐则气下,因恐惧过度,使阴精损伤,阳气不行而引起的类中风证。
见《湖南药物志》。为麦斛之别名,详该条。
《宣明论方》卷六方。大黄、芒硝、厚朴、枳实各半两,甘草一两。为粗末,加生姜三片,水煎服。治伤寒杂病,内外所伤,腹满咽干,烦渴谵妄,心下按之硬痛,小便赤涩,大便结滞;或湿热内甚而为滑滞;热甚喘咳,闷乱惊
恶寒证之一。指恶寒由感受外邪所致者。《张氏医通》卷三:“外感、内伤……皆有恶寒,非阳独虚也。若脉浮紧,头痛拘急,身疼微恶寒,热起,是外感,审时令轻重发散之。”《证治汇补·恶寒》:“外感恶寒,虽近烈火不
证名。指咽部作痛,多由邪火上盛所致。《素问·缪刺论》:“邪客于足少阴之络,令人嗌痛,不可内食。”《赤水玄珠·咽喉门》:“嗌即咽之低处也。”又“盖病喉痹者,必兼咽嗌痛,病咽嗌痛不能兼喉痹也。”
病证名。见《症因脉治》卷四。包括外感风泻、外感寒邪泻、外感中暑泻、外感中热泻、外感湿泻,尚有肺燥作泻亦属外感。详各该条。
病名。见《世医得效方》卷十八。即肩关节脱臼。详肩甲骨出条。
《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卷六十二方。木鳖子肉十四个,斑蝥八十一个,柳枝四十九寸,甲片三钱,草乌一钱,麻油二两。共浸七日,文火炸枯去渣,入巴豆仁三个煎至黑,倾于钵内研如泥,加麝香一分搅匀成膏,外敷患处
即心气虚。详该条。《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心气不足,邪气入中,则胸满而短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