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名。出《素问·奇病论》。亦作痟渴。①泛指具有多饮,多食,多尿症状的疾病。分上消,中消,下消三种。《证治汇补·消渴章》:“上消者,心也。多饮少食,大便如常,溺多而频。中消者,脾也。善渴善饥,能食而瘦,
病名。出《外科大成》卷二。又名腹痈、肚痈。指生于腹部皮里膜外之痈。因饮食不节,七情内伤火郁而成。初起患部隐痛,后渐肿起于皮外,或漫肿坚硬,肉色不变,或脉迟紧未成脓。体壮实者,用双解贵金丸下之;体弱者减
书名。见《宋史·艺文志》。4卷。唐·肖炳撰。据《补注神农本草》称此书“取本草药名,每上一字,以四声相从,以便讨阅。”原书已佚,部分佚文见《证类本草》等书中。
【介绍】:清代医家。丹徒(原属江苏镇江)人。精于医术,为贫穷人治病,常不取酬。撰有《痘疹形色论》、《伤寒余注》,未见刊行。
见《丹溪心法附余》卷十一。生地黄、牡丹皮、生甘草各五钱,熟甘草、黄芪各一钱,当归身、熟地黄、苍术、秦艽、肉桂各三分,橘皮、升麻各七分,白芍药各一钱五分。为粗末,水煎,空腹服。治肠澼下血,其血唧出有力而
病名。见《本草纲目》卷二十七马齿苋条。指病聤耳,脓水不涸。即聤耳。详该条。
【生卒】:约1719~1805【介绍】:清代医家。字恕轩,号依吉。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生活于十八世纪。出身于富有家庭,爱好医药,勤于钻研,曾深入群众调查并采集医药,并实地栽培药材,参考大量有关文献,
证名。指由风寒侵袭肌表所致的表证。《医学心悟·伤寒主治四字论》:“何谓表寒?伤寒初客太阳,头痛发热而恶寒者,名曰外感。”症见恶寒发热,头痛,舌苔薄白而润等。治宜辛温解表,可选用麻黄汤、桂枝汤、荆防败毒
见《植物名实图考》。为铁苋之别名,详该条。
反映疾病的脉象。《素问·三部九候论》:“察其腑脏,以知死生之期,必先知经脉,然后知病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