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亲出倾盖,气合论夙因。久已仰高谊,窃伏淮海滨。
夫子真自重,不减南国珍。笑谈带富贵,翰墨生精神。
譬如千江月,处处能分身。而予续高韵,坐客讥效颦。
安知磁石针,妙处无陈新。思君欲夜话,痛嗟隔城闉。
熟读寄来诗,秀色摩清春。便觉海棠雨,圆吭争滑唇。
游丝登百尺,飞絮沾泥尘。要当为设榻,敷以白氎巾。
看君把麈尾,抑气思旧申。凉肝藉苦语,激烈敢不遵。
作者介绍
年十四,父母双亡,依三峰靘禅师为童子。哲宗元祐四年(1089),试经於东京天王寺,冒惠洪名得度为僧。四年后南归,依真净禅师於庐山归宗寺,随真净迁洪州石门。二十九岁始,游方东吴、衡山、金陵等地,住金陵清凉寺。冒名剃度事发,入狱一年,勒令返俗。后至东京,入丞相张商英、枢密郭天信门下,再得度,赐名宝觉圆明禅师。徽宗政和元年(1111),张、郭贬黜,亦受牵连,发配朱崖军(今海南三亚)。三年,得释。四年,返筠州,馆於荷塘寺。后又被诬以张怀素党系南昌狱百馀日,遇赦,归湘上南台。高宗建炎二年卒,年五十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