駟
【源】 系自姬姓。郑穆公子,字子驷,其孙乞,以王父字为氏(6,7,9,11,17)。【望】 荥阳(17,60,418)。【布】 湖北钟祥有此姓(388)。【人】 驷偃,春秋时郑大夫(21,61)。驷钓,汉时邬侯,齐王襄之舅(17,61)。
罕见姓氏。《郑通志·氏族略》 收载,其注云: “姬姓。 郑穆公子子驷之后也, 公子騑字子驷,其孙驷带、驷乞以王父字为氏。” 《中国姓氏大全》称: “春秋时鲁国驷赤之后。”未详其所本,望出荥阳。
春秋时郑有驷偃; 汉代有驷钧; 东汉有驷勋。
【源】 系自姬姓。郑穆公子,字子驷,其孙乞,以王父字为氏(6,7,9,11,17)。【望】 荥阳(17,60,418)。【布】 湖北钟祥有此姓(388)。【人】 驷偃,春秋时郑大夫(21,61)。驷钓,汉时邬侯,齐王襄之舅(17,61)。
罕见姓氏。《郑通志·氏族略》 收载,其注云: “姬姓。 郑穆公子子驷之后也, 公子騑字子驷,其孙驷带、驷乞以王父字为氏。” 《中国姓氏大全》称: “春秋时鲁国驷赤之后。”未详其所本,望出荥阳。
春秋时郑有驷偃; 汉代有驷钧; 东汉有驷勋。
读音:Kèyèliè【源】 清满洲八旗姓。世居吉林乌喇(23,63,180,260)。【变】 一作〔克叶勒〕(180,260)。【人】 克叶埒赫楞泰,清满洲镶白旗人,由护军参领从征噶尔陈亡,赠云骑尉(
读音:Xún《姓氏词典》 收载。其据 《姓谱》 注云:“系寻氏所改。”未详其他,(按: 《汉语大字典》作“攳”,未注明其为姓。)
读音:Dūluó【源】西夏人姓(31,95)。 【人】都罗重进,西夏人,见《宋史》(54)。《姓氏词典》 引 《宋史》 收载。其注称: “宋有都罗重进”。未详其源。
读音:Yīnzhái【源】 清蒙古八旗姓。世居克什克腾(什一亦西)(23,63,260)。【变】 亦作〔尹斋〕(260)。清代蒙古族姓氏。世居克什克腾地方,为蒙八旗姓氏之一。《清通志·氏族略》 收
读音:Mǎgǔsī清代满族姓氏,乃满八旗姓氏之一。《清通志·氏族略》 收载。清初,满八旗之正黄旗人功第,即为玛古思氏。未详其他。
读音:chún【源】 ①系自姜姓。炎帝之裔,周武王封淳于公,后灭于杞,因氏,其后有去于为淳氏者(60,62)。亦见《姓苑》(7,60,62)。②出于夏后氏之裔淳维之后(60,62)。③彝族姓(130)
读音:yǔ【音】又音Jǔ(80)。 【源】①楀维师氏,见《诗·小雅》(7,11,84)。宠臣之族,后氏焉(6,7)。然从木从手,字多相乱(86)。参见氏。②楀,木名,因
读音:Gài【综】 今台湾高雄有此姓(68,261)。盖为盖之俗写,见《康熙字典》(80)。今台湾有人分盖、盖为两姓。现行较罕见姓氏。今北京,天津之武清,河北之黄骅、鸡泽、乐亭,山东之鱼台、平度,
读音:tú hé【源】 春秋时楚人临上洛,左师军于菟和,是以地为氏(60,62)。菟和山在今陕西商县东。历史上罕见复姓。《姓氏考略》 收载。其注云: “《左传》: ‘楚司马军於菟和’,是以地为氏。
读音:zǐ nán【源】 ①春秋时卫灵公之子,公子郢(一说为昭子郢),字子南,其子木,字弥牟,以父字为氏,为子南弥牟(12,15,17,60)。②系自姓,春秋时楚庄王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