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历史百科>姓氏起源>

读音:Yáng

【源】 ①系自姒姓。夏禹之裔有阳氏(17)。②周时阳国(故城在今山东沂水西南之阳都城),周惠王十八年灭于齐,子孙遂以国为氏(12,17,60)。③系自姬姓。周景王封少子于阳樊(故城在今河南济源皮城),后裔避周乱适燕(故城在今河南汲县,历史上称南燕),因邑命氏(9,11,17,60)。④春秋时鲁季孙氏家臣阳虎,因封邑在阳关(在今山东泰安南)而得氏(89)。⑤系自芈姓。春秋时楚穆王之子为王子扬,扬之孙名匄,楚平王时任令尹,封于阳,又称阳匄,其后以地为氏(12,89)。⑥系自姬姓。春秋时晋太傅阳处父封于阳(故城在今山西太谷东之阳城),其后因以为氏(7,89)。⑦台湾土著(65)、土家族(387)等均有此姓。【望】玉田(17,60,418)。【布】分布较广,约占全国汉族人口0.06%。尤以湖南、广西、江西、四川等省区多此姓,4省区阳姓约占全国汉族阳姓人口94%。【人】阳并,汉成帝时上谷都尉(61)。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山东之东平、湖北之监利、江西之南康、福建之青流、广西之田林、贵州之从江、云南之河口、陇川等地均有分布。汉、满、回、侗、土家、布依等多个民族有此姓。《郑通志·氏族略》 亦收载。其源不一: ① 《姓氏考略》 注引 《姓考》云: “阳,古国名。周惠王时,齐人迁阳,子孙以国为氏。” 郑樵亦注: “其国近齐,闵二年齐人迁之,子孙以国为氏。或言: 周景王封少子于阳樊,而以为阳国,误矣。阳樊,周畿内之邑。” ② 《广韵》亦注:“周景王封少子于阳樊,后裔避周乱适燕,因邑命氏。”阳樊在今河南济源县,现名皮城。此以邑为氏,系出姬姓。③郑樵又注: “楚有阳氏,芈姓。”

春秋时晋有阳处父,鲁有阳货; 汉代有阳雍伯;后魏有阳球,九江太守; 宋代有阳孝本,隐士。

猜你喜欢

  • 小王

    读音:xiǎo wáng【源】 春秋时晋大夫(一说为卫大夫)小王桃甲之后(7,21,60)。一说,春秋时卫公族之后,见《路史》(17)。【变】 《姓解》作〔少王〕(9),误。历史上罕见复姓。《郑通志·

  • 勒耿

    读音:Lègěng【源】 彝族姓。属丁惹家支 (375)。

  • 吴立西

    读音:Wúlìxī【综】 鄂温克族姓。索伦部拉哈千、纳敏千等部落均有吴立西氏,汉姓为武(192)。

  • 有鼻

    读音:Yǒubí【源】 传说舜之弟象为有鼻氏,见翦伯赞《中国史纲》(63)。 【变】《孟子》作〔有庳〕(63)。有鼻即有庳,地名,在今湖南道县北,接东安界(87)。

  • 婿

    读音:Xù【综】源出不详。江苏武进(314)、山东淄博等地均有此姓。现行罕见姓氏。今河南之卢氏县有分布。此姓系卢氏县公安局提供,未详其源。

  • 梁鴻

    读音:Liánghóng历史上罕见复姓。《郑通志·氏族略》收载,后改为运期氏。未详其他。

  • 读音:zhū【源】 战国时小邾子之后有侏氏,见《路史》(17,60,62)。【人】 侏俣,宋时新淦县尹(15,21,24)。罕见姓氏。《续通志·氏族略》 收载; 《姓氏考略》据《路史》注云: “小

  • 同羅

    读音:Tóngluó【源】 唐时回纥外九部,第五姓为同罗氏,见《唐书》。同罗为铁勒之别部,以部为氏(60)。历史上罕见复姓。《姓氏考略》 收载,其注云:“《唐书》: ‘回纥九姓,五曰同罗氏。’ (

  • 撒馬里

    读音:Sǎmǎlǐ【综】 清镶蓝旗满洲马甲明阿之妻为撒马里氏(260)。又,满洲镶蓝旗中有萨玛哩氏(259),〔萨玛哩〕似即撒马里之异译。

  • 介寨

    读音:Jièzhài现行彝族姓氏。今四川之峨边有分布。此姓系峨边县公安局提供,未详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