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历史百科>姓氏起源>阿伏于

阿伏于

读音:ā fú yú

代北姓,后改为阿氏。(见《魏书·官氏志》)


历史上代北地区罕见之三字姓,《魏书·官氏志》收载。(按: 疑此即 《郑通志·氏族略》 所收之“阿伏干”,盖因 “”、“”形近而讹,致有“阿伏干”、“阿伏于”两姓,故《姓氏词典》、《中国古今姓氏辞典》均兼收,实为一姓耳,亦并蓄。)

猜你喜欢

  • 读音:Là【综】 源出不详。今汉、回等民族均有此姓。【布】 浙江余姚(389)、台湾花莲、台中(68,261)、陕西安康、北京、甘肃、江苏等地均有此姓。《中国姓氏辞典》 收载并注此音。其注称: “不

  • 富勒哈

    读音:Fùlèhǎ【源】 清满洲八旗姓。世居佛阿拉(23,63,180,260)。【变】 ①亦作〔富尔哈〕(180)、〔伏尔哈〕(260)。②后改为杨氏(180)。清代满族姓氏。世居佛阿拉地方,乃满

  • 彭基

    读音:Pénɡjī【综】 佤族姓。世居云南西盟大马赛寨(160)。

  • 黑佳

    读音:Hēijiā【综】 清正蓝旗满洲马甲伊明安之妻为黑佳氏(260)。

  • 读音:Yuán【源】 系自妫姓。舜后陈胡公满之裔,申公生靖伯。十八世孙庄伯生诸,字伯爰,伯爰之孙涛涂,以王父字为氏,有辕氏,见《姓苑》(11,12,17,60)。【变】 古时袁、辕、爰均通(21)。亦

  • 读音:yán【源】 相传为古帝炎庆甲之后(15,60,62)。【布】 四川万县(62)、安县(322)、河南卫辉(287)、汲县(62)、江苏武进(314)、高淳(305)、陕西城固(388)、北京等

  • 壤駟

    读音:Rǎngsì【源】 孔子弟子壤驷赤之后,见《家语》、《姓氏英贤传》(60,62)。【望】 京兆(17,418)。【人】 壤驷射,汉时光禄大夫,宜陵侯(6)。历史上罕见复姓。《郑通志·氏族略》

  • 读音:kǎn【源】 春秋时宋国附庸国有坎氏(故城在今河南巩县东),系宋微子之后,以邑为氏(6,7,12,15,60)。【望】 睢阳(17,60,418)。【布】 江苏武进(314)、台湾屏东、花莲(6

  • 幵官

    读音:jiān guān宋微子后。(见《路史》)历史上罕见复姓。《中国古今姓氏辞典》 收载并注此音。其注引《路史》云: “宋微子后。”此当系出子姓。或音qiān'guān; 一作“丌官”。

  • 读音:sì【源】 ①周六国时有俟子,善著书,俟氏当为其后,见《风俗通》(1,6,7,9,60)。 ②北魏时俟奴氏后改为俟氏(11,12,60,70)。俟力伐(12,17)、俟伏斤(27)等氏亦有改姓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