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历史百科>姓氏起源>


读音:Zhèng

郑姓的来历, 主要说法是源自姬姓。周宣王封小弟姬友于郑, 史称郑桓公。公元前769年郑国东迁新郑, 公元前375年韩国灭郑, 郑人出奔, 以原国名为氏。另外少数民族中也有以郑为姓的, 据《后汉书·南蛮西南夷列传》载, 东汉巴郡南郡蛮中有5大姓, 其一便是郑姓, 巴郡南郡蛮亦即土家族的前身。唐人樊绰所编撰《蛮书》也说巴人有4大姓, 郑姓仍是其中之一。少数民族的郑姓大多是皇帝赐姓或是因民族融合而改姓。

由于郑国地理位置的原因, 郑姓主要分布于河南、山东一带。郑姓大举南迁始于西晋“永嘉之乱”。当时“中原板荡,衣冠始入闽者八族”, 其中第四姓即为郑姓。现在的郑姓已遍布全国, 并已有迁至海外的。

郑姓的名人较多, 著名者如战国时代的水利家郑国, 开凿灌溉渠, 史称“郑国渠”。东汉郑玄, 为一代经学家, 著名的《十三经注疏》中, 《毛诗》“三礼” 多取郑玄注。明代著名航海家郑和下西洋的故事家喻户晓。2005年, 国务院批准每年的7月11日为中国的航海日, 就是纪念1405年的7月11日, 郑和在江苏太仓首次下西洋。明末名将郑成功因为从荷兰人手中收复台湾而著名, 人们把他看做民族英雄。清朝书画家郑板桥,擅画兰竹, 亦工书法、诗词, 以“诗、书、画” 三绝闻名于世, 为“扬州八怪” 的主要代表。近代著名社会活动家、翻译家郑振铎一生译书无数, 对中国新文学的发展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郑姓在《百家姓》里排在第七位。


周宣王封母弟友于郑,及韩灭郑,子孙播迁陈宋之间,以国为氏。(见《唐书·宰相世系表》)

周厉王之少子,宣王之弟桓父友之后也。(见《通志·氏族略·以国为氏》)

▲<汉>郑宽中,平陵人,经学家。<宋>郑樵,莆田人,史家。<明>郑成功,南安人,民族英雄。

猜你喜欢

  • 干类

    读音:gān lèi青阳娶干类氏,生少昊,后有干氏、类氏。(见《路史》)

  • 錫我

    读音:Xīwǒ【源】 系自姜姓。春秋时许昭公之后(8,17)。一说,太岳之后有锡我氏(8,60,62)。历史上罕见复姓。《姓氏考略》 收载,其据《路史》注云: “太岳后有锡我氏。”“太岳”,相

  • 哈吉

    读音:Hǎjí珞巴族姓氏。出自阿帕塔尼部落。本氏族名,或以代姓。见《中国人的姓名·珞巴族》。

  • 读音:Chǐ【综】源出不详。耻之异写。台湾彰化、南投、台中等地均有此姓(68,261)。现行罕见姓氏。今山西之临汾有分布,《山西人口姓氏大全》收载。《新编千家姓》亦收,未详其源。

  • 读音:mín【源】 ①见《姓苑》(15,21)。②锡伯族姓。【布】 四川武胜(321)、安徽淮南(362)、台湾(64,68,261)、北京、新疆巩留等地均有此姓。现行较罕见姓氏。今河北之尚义,山东之

  • 贛婁

    读音:Gànlóu【综】 周时齐隐士赣娄子,著书五篇(7,9,15,21,60)。然据张澍考证,赣娄系黔娄之误(26)。《中国姓氏大全》 收载并注此音。其注云: “历史上的罕见复姓。周代有赣娄子

  • 通塞理

    读音:Tōngsāilǐ【源】 清蒙古八旗姓。世居萨哈尔察(23,63,260)。

  • 藉丘

    读音:Jíqiū《姓氏词典》 引 《姓解》 收载,未详其源。(按: 疑即“籍丘”,亦作“籍邱”。)

  • 壹利吐

    读音:Yīlìtǔ《姓氏词典》收载并注此音。其据《太平寰宇记》注云: “即一利吐氏。” 《中国姓氏大全》 注“壹利咥”云: “亦作一利吐、壹利吐氏。”参见“壹利咥”条。

  • 佘佴

    读音:Shé’nàn《姓氏词典》引曹玉林、鄂木尔《新编注音千家姓》收载,未详其源。(按:《百家姓》有“商牟佘佴,伯赏南宫”句,句中虽有复姓南宫氏,一般多以商、牟、佘、佴以及伯、赏为单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