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历史百科>姓氏起源>赫連

赫連

读音:Hèlián

【源】①匈奴右贤王去卑之后,刘渊之族,姓铁弗。铁弗勃勃称王于朔方。国号夏,改姓为赫连氏。赫连勃勃改姓诏书:“朕之皇祖,自北迁幽朔,姓改姒氏,音殊中国,故从母氏为刘。子而从母之姓,非礼也。朕将以义易之。帝王者系天为子,是为徽赫实与天连,今改姓曰赫连氏。系天之尊,不可令支庶同之。其非正统,皆以铁伐(即铁弗)为氏,庶联宗族子孙刚锐如铁,皆堪伐人(7,21,69,70)。”夏国后为吐谷浑慕璝所灭,其族并入吐谷浑(44,70)。故称吐谷浑大姓有赫连氏(60,62)。②系由綦连氏所改(70)。【变】①北周时夏州总管、乐川郡公赫连达之曾祖库多汉,因避难曾改姓杜,见《周书》(27)。②河南新乡赫连氏改为郝氏(252)。【望】朔方(17,418)。【布】上海嘉定(351)、台湾台北(68,261)、北京等地均有此姓。【人】赫连昌,勃勃之子,魏太武擒昌,诏昌尚始平公主,封秦王,坐谋反伏诛(61)。赫连铎,唐时本吐谷浑部酋,官阴山府都督(70)。


现行较罕见之复姓。今山东之平邑,山西之大同、临汾、榆次、忻州,河南之义马等地均有分布。汉族姓氏。《郑通志·氏族略》 收载。其源不一: ①郑樵注云: “刘去卑之后也。去卑,独孤氏之祖也。勃勃僭帝号称夏,都朔方,自云赫赫连天,因以为氏。” 《中文大字典》 据 《晋书·赫连勃勃载记》亦注:“本匈奴刘去卑之后。传至勃勃,僭称夏王,下书曰: 朕之皇祖,自北迁幽朔,姓改姒氏。音殊中国,故从母氏为刘,子而从母之姓,非礼也,朕将以义易之。帝王者,系天为子,是为徽赫,实与天连,今改姓曰 ‘赫连’ 氏。” 《姓氏考略》 引 《夏录》 亦注: “其先匈奴右贤王去卑之后,刘渊之族,姓铁弗。勃勃称王於朔方,国号夏,改姓为赫连氏。” ②又注:“吐谷浑大姓有赫连氏。” 则此当出自鲜卑族。

北周有赫连·达,武时大将军; 北齐有赫连·子悦; 唐代有赫连·韬,漳浦人。

猜你喜欢

  • 即墨

    读音:jí mò【源】 春秋时齐大夫食采于即墨,后因以为氏(17,60)。一说,齐将田单守即墨有功,因以命氏,见《风俗通》(1,7,12)。【人】 即墨成,汉时城阳相,齐人(7,9,12)。历史上罕见

  • 读音:lí【源】 釐连氏之后有厘氏,见《路史》(60,62,63)。罕见姓氏。《姓氏考略》 收载,其注引 《路史》云: “釐连氏之后有厘氏。”(按:“釐”,俗或作厘,疑“釐连”,改作“釐”,或

  • 駿

    读音:Jùn【综】 源出不详。现代罕见姓(73,91)。罕见姓氏。《新编千家姓》收载。未详其源。

  • 札剌兒台

    读音:Zháláértái元代蒙古族姓氏。为元蒙七十二种姓之一。《姓氏词典》 收载,其据 《中国人名大辞典》 注云:“蒙古族姓。元有武昌路总管府达鲁花赤脱欢,姓此氏”。陶宗仪 《南村辍耕录》

  • 读音:Dǎng【音】 又音Dǎnɡ(17)。【源】 ①系自姬姓。周文王支庶之后有党氏(17)。②上党,春秋时晋大夫之采邑(故城在今山西长治北),因氏(17)。③鲁大夫采邑。鲁庄公二十四年筑台临党氏,其

  • 豎陽

    读音:Shùyáng【源】 见《姓觿》(17,63)。【人】 竖阳谷,春秋时楚国人,见《吕氏春秋》(17,63)。《姓氏词典》 收载,其据 《吕氏春秋》注云:“春秋时楚有竖阳穀(谷)。”未详其源。

  • 圖勒諾

    读音:Túlènuò【综】 清镶红旗蒙古护军董郭之妻为图勒诺氏(260)。

  • 读音:Gàn罕见姓氏。《中文大字典》 收载,其注“盱” 引《万姓统谱》云: “盱,从目从于,音 ‘于’; 一云从目从干,音 ‘幹 (干)’,当更考之。” (按: 盰、盱形近而讹,莫辨真伪,

  • 佟啟

    读音:Tóngqǐ【源】 清满洲八旗姓,世居佛阿拉(23,63,180)。【变】 ①后改为佟氏(180)。②清宗室觉罗满秀之妻为佟吉氏(260),〔佟吉〕似即佟启之异译。【人】 清正白旗满洲护军达春之

  • 读音:wěi【源】①系自芈姓。楚王蚡冒之后薳章,食邑于薳(故城在今湖北京山),故以命氏(6,7,12,17,60)。②系自姬姓。晋大夫士蒍之后为蒍氏。薳氏即蒍氏,当时史册互易,分为两族(7,12,60